古诗句

倾朝共羡宠光频

诗句
倾朝共羡宠光频
拼音
 qīng cháo gòng xiàn chǒng guāng pín
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十一真
下一句
半岁迁腾作虎臣

「倾朝共羡宠光频」出自:《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

倾朝共羡宠光频,半岁迁腾作虎臣。戎旆暂停辞社树,
里门先下敬乡人。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
自笑平生夸胆气,不离文字鬓毛新。

「倾朝共羡宠光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

「倾朝共羡宠光频」辞典释义

◎ 倾的意思

【子集中 • 人】倾·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11

【唐韻】去營切【集韻】【韻會】【正韻】窺營切,音卿。【說文】側也。
伏也,敧也。【禮·曲禮】傾則姦。【註】視流則容側,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胷中,此君子所以愼也。
圯也,空也。【淮南子·天文訓】天傾西北。
西傾,山名。【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
通作頃。【詩·周南】不盈頃筐。
【韻補】叶曲陽切,音匡。【黃庭經】羅列六腑生三光,心精意專內不傾,上合三焦下玉漿。

◎ 朝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朝·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古文〕晁【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陟遙切,音昭。【說文】旦也。从倝舟聲。【爾雅·釋詁】朝,早也。【詩·鄘風】崇朝其雨。【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
朝鮮,國名。
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
【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音潮。【爾雅·釋言】陪朝也。【註】臣見君曰朝。【書·舜典】羣后四朝。【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門內,謂之燕朝。其二是路門外之朝,謂之治朝。其三是臯門之內,庫門之外,謂之外朝。
【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同類往見亦曰朝。【史記·司馬相如傳】臨邛令謬爲恭敬,日往朝相如。
郡守聽事亦曰朝。【後漢·劉寵傳】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
【集韻】追輸切,音株。朝那,縣名。
【韻補】叶陳如切。【急就章】向夷吾竺諫朝。【易林】赤帝懸車,廢職不朝。叔帶之災,居於氾廬。
叶蚩於切。【王逸·九思】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心勤渠。魂煢煢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終朝。
叶張流切。【韓愈·祭員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遊。草木之春,鳥鳴之朝。
叶株遇切。【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遭文叡聖,屢抗其疏。
叶直照切。【陸雲·夏府君誄】旣其績,英風彌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頻繁帷幄,祇承皇耀。
叶直祐切。【韋孟·在鄒詩】微微小子,旣耇且陋。豈不牽位,穢我王朝。

◎ 共的意思

【子集下 • 八】共·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姓。【氏族略】以國爲氏。
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
【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註】應劭曰:垂,臣名也。爲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向也。【論語】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姓。【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集韻】【正韻】居用切,恭去聲。【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
【律歷志】共養三德爲善。◎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正韻】忌遇切,音具。【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掌共,共當爲具。
【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 羡的意思

【未集中 • 羊】羡·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佩觿】以脂切。江夏地。與羨異。【前漢·地理志】江夏郡沙羨。【註】晉灼曰:音夷。
(羨)【廣韻】【集韻】【正韻】似面切,音䢭。【說文】貪欲也。从㳄,从羑省。【詩·大雅】無然歆羨。【註】無是貪羨。
【廣韻】餘也。【詩·小雅】四方有羨。【傳】羨,餘也。【箋】四方之人,盡有饒餘。【史記·貨殖傳】時有奇羨。【註】奇羨,謂時有餘衍也。
【周禮·春官·典瑞】壁羨以起度。【註】鄭司農云:羨,長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功羨於五帝。【註】羨,溢也。
【廣韻】人姓。【史記·秦始皇紀】入海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
【集韻】【類篇】【韻會】延面切,音衍。【韻會】以淺切,音演。義同。
【集韻】夷然切,音延。埏或作羨。墓道也。【史記·衞世家】共伯入,釐侯羨自殺。【註】索隱日,羨音延,墓道。【集韻】俗作㵪,非是。

◎ 宠的意思

【寅集上 • 宀】宠·康熙筆画:19·部外筆画:16

【唐韻】丑壟切【集韻】【韻會】【正韻】丑勇切,沖上聲。【說文】尊居也。从宀龍聲。一曰愛也,恩也。
【增韻】尊榮也。【易·師卦】承天寵也。【書·泰誓】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周官】居寵思危。
姓。【正字通】蜀漢長史寵義。
古借龍。【詩·商頌】何天之龍。【周頌】我龍受之。【鄭註】讀若寵。
【集韻】盧東切,音籠。都寵,縣名,在九眞郡。

◎ 光的意思

【子集下 • 儿】光·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古文〕炗【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 频的意思

【戌集下 • 頁】频·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7

〔古文〕【唐韻】符眞切【集韻】【韻會】毗賔切,音顰。【玉篇】急也。【廣雅】比也。【詩·大雅】國步斯頻。【傳】頻,急也。【箋】頻猶比也。國家之政,行此禍害比比然。
姓。【風俗通】漢有酒泉太守頻暢。
【說文】水厓。【徐鉉曰】今俗別作水濵,非是。【詩·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頻。【傳】頻,厓也。【箋】頻,當作濵。
與顰同。【易·復卦】頻復厲无咎。【註】謂頻蹙之貌。
果名。【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仁頻,幷閭。【註】仁頻,賔榔也。頻或作賔。

总述:诗句倾朝共羡宠光频出自《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作者是唐朝诗人韩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