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马嘶穷巷蛙声息
- 拼音
- mǎ sī qióng xiàng wā shēng xī
- 平仄
- 仄平平仄平平仄
- 韵脚
- 入声十三职
- 上一句
- 闲披烟霭访微才
- 下一句
- 辙到衡门草色开
「马嘶穷巷蛙声息」出自:《僻居谢何明府见访》
辙到衡门草色开。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
满斋尘土一床藓,多谢从容水饭回。
「马嘶穷巷蛙声息」作者: 北朝乐府
「马嘶穷巷蛙声息」辞典释义
◎ 马的意思
【亥集上 • 馬】马·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正韻】莫下切【集韻】【韻會】母下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又《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又【趣馬】掌贊正良馬。又【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又【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又司馬,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註】謂總武事也。又【淸夜錄】漢制,卿駟馬右騑。【前漢·東方朔傳】太守,駟馬駕車,一馬行春。【衞宏·輿服志】諸侯四馬,駙以一馬。【南史·柳元策傳】兄弟五人,爲太守。時人語曰:柳氏門庭,五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稱五馬大夫。又田野浮氣曰野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日光也。一曰遊絲水氣。又陽馬。【何晏·景福殿賦】承以陽馬,接以圓方。【註】陽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連接或圓或方也。又投壺勝算曰馬。【禮·投壺】爲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旣立,請慶多馬。【註】立馬者,取算以爲馬,表其勝之數也。謂算爲馬者,馬爲威武之用,投壺及射,皆以習武也。又【字彙補】打馬,彈碁類也。朱李易安有打馬圖。又地名。馬陘,齊邑。馬陵,鄭地。見【左傳】。又天馬,獸名。有翼能飛。又竈馬,蟲名。【酉陽雜俎】狀似促織,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雞。又馬勃,草名。【正字通】生濕地腐木上,一名馬疕。韓愈所云牛溲馬勃,兼收蓄是也。又海馬,魚名。牙骨堅瑩,文理細如絲,可制爲器。又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趙奢封馬服君,遂氏焉。又司馬、巫馬、乗馬,皆複姓。【前漢·溝洫志】諫大夫乗馬延年。【孟康曰】乗馬,姓也。又【風俗通】有白馬氏。又馬流。【兪益期曰】馬援立銅柱,岸北有遺兵,居壽冷岸,南對銅柱,悉姓馬,號曰馬流。【方隅勝略】謂馬人散處南海,謂之馬流。【韓愈詩】衙時龍戸集,上日馬人來。【註】卽馬流也。一作馬留。又門名。【前漢·項籍傳註】宮垣內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以主事,故總稱司馬門。又【公孫弘傳註】武帝時,相馬者東門京作銅馬法,立於魯般門外,更名金馬門。又亭名。謝靈運爲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亭。又【集韻】滿補切,音姥。義同。【前漢·石慶傳】馬字與尾當五。【師古曰】馬字,下曲者尾,幷四點爲足,凡五。◎ 嘶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嘶·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2
【廣韻】先稽切【集韻】【正韻】先齊切,音西。【玉篇】噎也。
又【玉篇】馬鳴也。又【前漢·王莽傳】大聲而嘶。【註】師古曰:嘶,聲破也。又【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鬱。【註】沙猶嘶也。◎按周禮天官內饔註作澌。韻會有澌無嘶。◎ 穷巷的意思
⒈ 冷僻简陋的小巷。
引《墨子·号令》:“吏行其部,至里门,正与开门内吏,与行父老之守及穷巷幽间无人之处。”
《史记·陈丞相世家》:“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
唐 王维 《渭川田家》诗:“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清 方苞 《书<烈妇东鄂氏事略>后》:“穷巷篳门,艰贞苦恨而湮灭无闻者,更不知其几矣。”⒉ 犹穷乡。
引《商君书·更法》:“穷巷多怪,曲学多辩。”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陈涉 ﹞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 蛙的意思
【申集中 • 虫】蛙·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古文〕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瓜切,音哇。【說文】蝦蟆屬。【本草】今處處有之,似蝦蟆而背靑綠色,尖觜細腹,俗謂之靑蛙。亦有背作黃路者,謂之金線蛙。【尹文子·大道上篇】路逢怒蛙而軾之。【前漢·五行志】武帝元鼎五年秋,蛙與蝦蟆羣鬭。
又【韻會】淫也。【前漢·王莽傳】紫色蛙聲。【註】淫蛙之聲。又烏蝸切,音哇。義同。本作䖯。或書作鼃。別詳黽部。◎ 声息的意思
⒈ 消息;情况;形势。
引《三国志·蜀志·李恢传》:“时 恢 众少敌倍,又未得 亮 声息。”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末背云]呀,声息不好了也![旦云]呀,俺娘变了卦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七·土木之败》:“又明日,过 怀来 ;又二日,过 宣府。日去一日,非风即雨,声息愈急,人情汹汹。”
萧乾 《往事回忆》:“从一开始,我就设立了个专栏,从创作观点到稿件处理,经常和作者们互通声息。”⒉ 声音。
引《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玉姐 ﹞听丫环们都齁齁睡熟,楼下也无一些声息。”
《儒林外史》第八回:“王太守 道:‘是那三样?’ 蘧公子 道:‘是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 王太守 大笑道:‘这三样声息,却也有趣的紧。’”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马路上行人很少,静幽幽的,没有声息。”⒊ 气息。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春花 ﹞去扶扶 甄监生 时,声息俱无,四肢挺直。”
金松岑 《心声》:“医者入门而视羸尩之疾,望闻切脉,必先听其声息之高下以差。”
巴金 《家》九:“两只眼睛闭着,鼻孔里微微发出一点声息。”
总述:诗句马嘶穷巷蛙声息出自《僻居谢何明府见访》。作者是唐朝诗人伍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