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渴饮一斗水

诗句
渴饮一斗水
拼音
 kě yǐn yī dòu shuǐ
平仄
仄仄仄仄仄
韵脚
上声四纸
上一句
价微良易酬
下一句
饥食一束刍

「渴饮一斗水」出自:《驽骥》

驽骀诚龌龊,市者何其稠。力小若易制,价微良易酬。
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馀。
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牵驱入市门,行者不为留。
借问价几何,黄金比嵩丘。借问行几何,咫尺视九州。
饥食玉山禾,渴饮醴泉流。问谁能为御,旷世不可求。
惟昔穆天子,乘之极遐游。王良执其辔,造父挟其輈.
因言天外事,茫惚使人愁。驽骀谓骐骥,饿死余尔羞。
有能必见用,有德必见收。孰云时与命,通塞皆自由。
骐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人皆劣骐骥,共以驽骀优。
喟余独兴叹,才命不同谋。寄诗同心子,为我商声讴。

「渴饮一斗水」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

「渴饮一斗水」辞典释义

◎ 渴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渴·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古文〕【唐韻】苦葛切【集韻】【類篇】【韻會】丘葛切,音磕。【說文】本作㵣。从欠,渴聲。【徐曰】今俗用渴字。【玉篇】欲飮也。【詩·小雅】載饑載渴。
急也。【公羊傳·隱四年】不及時而日渴葬也。
【廣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音傑。水涸也。【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渴澤用鹿。【疏】渴,故時停水。今乃渴也。
【集韻】丘蓋切,音礚。與愒同,貪也。或从欠作。
【廣韻】胡割切,音褐。【柳宗元·袁家渴記】楚越方言謂水之反流者爲渴。

◎ 饮的意思

【戌集下 • 食】饮·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4

〔古文〕淾㱃【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錦切,音上聲。【玉篇】咽水也。亦歠也。【釋名】飮,奄也。以口奄而引咽之也。【周禮·天官·膳夫】飮用六淸。
【酒正】辨四飮之物:一曰淸、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註】淸渭醴之泲者,醫卽內則以酏爲醴者,漿今之酨漿,酏今之粥也。
漱也。【儀禮·公食大夫禮】賔坐祭,遂飮奠於豐上。【註】飮,潄也。
隱也。【後漢·蔡邕傳】邕上疏曰:臣一入牢獄,當爲楚毒所迫趣,以飮章辭情,何緣復聞。【註】趣音促,飮猶隱也,今匿名文書也。
【正字通】樂律有聲飮,以聲相轉而合也。梁武帝自制四器,名曰通,每通施三絃,因以通聲,隨聲酌其淸濁高下也。
飮器,溺器也。【戰國策】趙襄子殺智伯,漆其頭以爲飮器。【註】溺器。或曰酒器。
受箭曰飮箭。【郭璞·蛟贊】漢武飮羽。
【廣韻】於禁切,音蔭。以飮飮之也。【禮·檀弓】酌而飮寡人。【左傳·昭二十六年】成人伐齊師之飮馬于淄者。
【莊子·則陽篇】或不言而飮人以和。【說文】或作㱃。通作飮。互詳酉部酓字註。

◎ 一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一·康熙筆画:1·部外筆画:0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 斗的意思

【卯集下 • 斗】斗·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口切,音陡。【說文】大升也。【羣經音辨】升十之也。【史記·李斯傳】平斗斛度量。【前漢·律歷志】斗者,聚升之量也。
宿名。【春秋·運斗樞】第一至第四爲魁,第五至第七爲杓,合爲斗。居隂播陽,故稱北斗。【易·豐卦】日中見斗。【疏】日中盛明之時,而斗星顯見。【詩·小雅】維北有斗。【疏】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又】衡殷南斗。【註】南斗六星爲天廟,丞相大宰之位。
酒器。【詩·大雅】酌以大斗。【疏】大斗長三尺,謂其柄也。蓋從大器挹之於樽,用此勺耳。【史記·滑稽傳】目眙不禁,飮可七八斗。
吳中市魚亦以斗計。【松陵倡和詩】一斗霜鱗換濁醪。
【前漢·王莽傳】作威斗,長二尺五寸。
【周禮·地官·序官掌染革註】染革藍蒨象斗之屬。【疏】象斗,染黑。
【尚書序】皆科斗文字。【疏】科斗,蟲名。蝦蟆子也。書形似之。
【史記·封禪書】成山斗入海。【註】謂斗絕曲入海也。
【韓愈·答張十一詩】斗覺霜毛一半加。
【集韻】【正韻】腫庾切,音主。枓,或省作斗。勺也。【周禮·春官·鬯人】大喪之大渳設斗。【註】所以沃尸也。【釋文】斗依注,音主。

◎ 水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水·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稅上聲。【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二水之中。見【前漢·地理志】。
黑水,國名,卽韐。
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姓。
【韻補】叶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叶呼委切,音毀。【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总述:诗句渴饮一斗水出自《驽骥》。作者是唐朝诗人韩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