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简易在茅茨
- 拼音
- jiǎn yì zài máo cí
- 平仄
- 仄仄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四支
- 上一句
- 毗陵过柱史
- 下一句
- 芳草如花种
「简易在茅茨」出自:《题杨侍郎新亭》
径幽人未赏,檐静燕初窥。野客怜霜壁,青松画一枝。
「简易在茅茨」作者: 刘商
「简易在茅茨」辞典释义
◎ 简易的意思
⒈ 简单易行;不烦难。
引《墨子·非命中》:“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 悉去 秦 苛仪法,为简易。”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于时狱官事繁,篆书不给,御史 程邈 有罪繫 云阳 狱中,变篆为隶,以从简易。”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为心赋》:“彼惧烦苛,我则崇简易之道。”⒉ 疏略平易。
引《东观汉记·马援传》:“援 外类倜儻简易而内重。”
《宋书·武帝纪下》:“性尤简易,常著连齿木屐,好出 神虎门 逍遥,左右从者不过十餘人。”
宋 苏轼 《李仲蒙哀词》:“浑朴简易弃弗申兮,往者不还我思君兮。”⒊ 设施不完备。
引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论》:“汉 初,国家简易,制度未备。”
唐 柳宗元 《凌助教蓬屋题诗》序:“栋宇简易,仅除风雨。”
《当代》1987年第5期:“我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直到简易运货车从屁股后面冒出的浓烟遮住了他,我才失神地转过身来。”◎ 在的意思
【丑集中 • 土】在·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从土从才。本作,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茅茨的意思
⒈ 亦作“茆茨”。
⒉ 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
引《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
《韩非子·五蠹》:“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钱起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⒊ 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
引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不慕荣宦,身安茅茨。”
宋 苏轼 《内中御侍以下贺太皇太后年节词语》:“求贤审官,拔士茆茨之下。”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华察》引 陈卧子 曰:“子潜 清俭,似茅茨下人。”⒋ 用以谦称自己的家。
引唐 清昼 汤衡 《怀李司直纵联句》:“幽独何以慰,友人顾茅茨。”
宋 王安石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诗:“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饌,於理不当。茅茨不远,可便下榻。”
总述:诗句简易在茅茨出自《题杨侍郎新亭》。作者是唐朝诗人刘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