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

唐代 ·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0)
纠错/补充

喜见外弟又言别翻译和注释

译文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一直畅谈到黄昏寺院鸣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

注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十年离乱: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离乱:一作“乱离”。一:副词。可作“竟然”或“忽而”解。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问姓”两句:“问姓”与“称名”互文见义。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来,后也。沧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语罢:谈话停止。暮天钟:黄昏寺院的鸣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巴陵:即岳州(治今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赏析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同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在以人生聚散为题材的小诗中,它历来引人注目。

  首联“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它使人想起,发生于李益八岁到十六岁时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三是说二人分手于幼年,“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戏剧性。

  颔联“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显然不同。互相记忆犹新才可能“疑梦”,而李益和表弟却已经对面不能相认了。看来,他们是邂逅相遇。诗人抓住“初见”的一瞬间,作了生动的描绘。面对陌生人,诗人客气地询问:“贵姓?”不由暗自惊讶。对一个似未谋面者的身份和来意感到惊讶。

  下句“称名”和“忆旧容”的主语,都是作者。经过初步接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称呼表弟的名字,一边端祥对方的容貌,努力搜索记忆中关于表弟的印象。

  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不需外加抒情的笔墨,已经为读者所领略了。

  十年阔别,一朝相遇,应该有很多话语要说。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这里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两人热烈地交谈,从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话音。叙谈时间长,正表明他们情谊的深长。“暮天钟”并不是单纯作为日暮的标志而出现的。它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入神,以至顾不上观望天色的变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作者在这一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喜见”,突出了一个“喜”字;七、八句转入“言别”。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于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从宋玉开始,就把秋天同悲伤联系在一起了。“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不以奇特警俗取胜,而以朴素自然见长。全诗以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与亲人久别后不期而遇又匆匆离散的场面,抒写了亲人间真挚的情谊,也表现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诗人借时事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表达出无尽的诗情。

喜见外弟又言别拼音版

【xǐ jiàn wài dì yòu yán bié 】 shí nián lí luàn hòu ,zhǎng dà yī xiàng féng 。 wèn xìng jīng chū jiàn ,chēng míng yì jiù róng 。 bié lái cāng hǎi shì ,yǔ bà mù tiān zhōng 。 míng rì bā líng dào ,qiū shān yòu jǐ zhòng ?[2]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喜见外弟又言别作者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唐代宗大历四年(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其后弃官而去,游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年,长期征战南北,经过多次战争,所以他对边塞的军旅生活非常熟悉,写了不少描写边塞风光、讴歌战士慷慨激昂为国捐躯的诗歌。在艺术上能够吸收乐府民歌的特点,节奏和谐,语言优美精炼。尤其擅长绝句、七律。至唐宪宗时便因诗名被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至礼部尚书。有《李君虞诗集》。《唐才子传》卷4有传。

精彩推荐

  • 忆弟二首(时归在南陆浑庄)

    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人稀吾不到,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2023-09-27
  •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

    一旦悲欢见孟光,十年辛苦伴沧浪。
    不知笔砚缘封事,犹问佣书日几行。

    2023-10-06
  •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

    同作金门献赋人,二年悲见故园春。
    到阙不沾新雨露,还家空带旧风尘。
    杂花飞尽柳阴阴,官路逶迤绿草深。
    对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两乡心。
    出关愁暮一沾裳,满野蓬生古战场。
    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
    谁怜苦志已三冬,却欲躬耕学老农。
    流水白云寻不尽,期君何处得相逢。

    2023-10-07
  • 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2023-10-09
  • 送韦员外还京

    十年离乱后,此去若为情。春晚香山绿,人稀豫水清。
    野陂看独树,关路逐残莺。前殿朝明主,应怜白发生。

    2023-10-10
  • 赴东都别牡丹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2023-10-16
  •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会合一时哭,别离三断肠。残花不待风,春尽各飞扬。
    欢去收不得,悲来难自防。孤门清馆夜,独卧明月床。
    忠直血白刃,道路声苍黄。食恩三千士,一旦为豺狼。
    海岛士皆直,夷门士非良。人心既不类,天道亦反常。
    自杀与彼杀,未知何者臧。

    2023-10-21
  • 别舍弟后月夜

    悄悄初别夜,去住两盘桓。行子孤灯店,居人明月轩。
    平生共贫苦,未必日成欢。及此暂为别,怀抱已忧烦。
    况是庭叶尽,复思山路寒。如何为不念,马瘦衣裳单。

    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