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引水

唐代 · 杜甫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云安酤水奴仆悲,
鱼复移居心力省。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0)
纠错/补充

引水翻译和注释

赏析

引水拼音版

yuè xiá qú táng yún zuò dǐng, luàn shí zhēng róng sú wú jǐng. br yún ān gū shuǐ nú pú bēi, br yú fù yí jū xīn lì shěng. br bái dì chéng xī wàn zhú pán, jiē tǒng yǐn shuǐ hóu bù gàn. br br rén shēng liú zhì shēng lǐ nán, dòu shuǐ hé zhí bǎi yōu kuān. br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引水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精彩推荐

  • 观袁修侍郎涨新池

    引水香山近,穿云复绕林。才闻篱外响,已觉石边深。
    满处侵苔色,澄来见柳阴。微风月明夜,知有五湖心。

    2023-10-08
  • 招杨之罘

    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
    柏移就平地,马羁入厩中。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
    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辔。
    之罘南山来,文字得我惊。馆置使读书,日有求归声。
    我令之罘归,失得柏与马。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
    我自之罘归,入门思而悲。之罘别我去,能不思我为。
    洒扫县中居,引水经竹间。嚣哗所不及,何异山中闲。
    前陈百家书,食有肉与鱼。先王遗文章,缀缉实在余。
    礼称独学陋,易贵不远复。作诗招之罘,晨夕抱饥渴。

    2023-10-16
  • 和张相公太原山亭怀古诗

    公府政多暇,思与仁智全。为山想岩穴,引水听潺湲。
    轩冕迹自逸,尘俗无由牵。苍生方瞩望,讵得赋归田。

    2023-10-20
  • 寄男抱孙

    别来三得书,书道违离久。书处甚粗杀,且喜见汝手。
    殷十七又报,汝文颇新有。别来才经年,囊盎未合斗。
    当是汝母贤,日夕加训诱。尚书当毕功,礼记速须剖。
    喽罗儿读书,何异摧枯朽。寻义低作声,便可养年寿。
    莫学村学生,粗气强叫吼。下学偷功夫,新宅锄蔾莠。
    乘凉劝奴婢,园里耨葱韭。远篱编榆棘,近眼栽桃柳。
    引水灌竹中,蒲池种莲藕。捞漉蛙蟆脚,莫遣生科斗。
    竹林吾最惜,新笋好看守。万箨苞龙儿,攒迸溢林薮。
    吾眼恨不见,心肠痛如搊.宅钱都未还,债利日日厚。
    箨龙正称冤,莫杀入汝口。丁宁嘱托汝,汝活箨龙不。
    殷十七老儒,是汝父师友。传读有疑误,辄告谘问取。
    两手莫破拳,一吻莫饮酒。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
    小时无大伤,习性防已后。顽发苦恼人,汝母必不受。
    任汝恼弟妹,任汝恼姨舅。姨舅非吾亲,弟妹多老丑。
    莫恼添丁郎,泪子作面垢。莫引添丁郎,赫赤日里走。
    添丁郎小小,别吾来久久。脯脯不得吃,兄兄莫捻搜。
    他日吾归来,家人若弹纠。一百放一下,打汝九十九。

    2023-10-23
  • 六十六

    病知心力减,老觉光阴速。五十八归来,今年六十六。
    鬓丝千万白,池草八九绿。童稚尽成人,园林半乔木。
    看山倚高石,引水穿深竹。虽有潺湲声,至今听未足。

    2023-11-01
  •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

    旧径开桃李,新池凿凤凰。只添丞相阁,不改午桥庄。
    远处尘埃少,闲中日月长。青山为外屏,绿野是前堂。
    引水多随势,栽松不趁行。年华玩风景,春事看农桑。
    花妒谢家妓,兰偷荀令香。游丝飘酒席,瀑布溅琴床。
    巢许终身稳,萧曹到老忙。千年落公便,进退处中央。

    2023-11-01
  • 题徐俞山居

    青山重叠巧裁攒,引水流泉夜激湍。岚锁岩扉清昼暝,
    云归松壑翠阴寒。不因李相门前见,曾向袁生画里看。
    老我不堪诗思杳,几回吟倚曲栏干。

    2023-11-03
  •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县闲居)

    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
    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方拙天然性,为官是事疏。惟寻向山路,不寄入城书。
    因病多收药,缘餐学钓鱼。养身成好事,此外更空虚。
    微官如马足,只是在泥尘。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
    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早作归休计,深居养此身。
    簿书多不会,薄俸亦难销。醉卧慵开眼,闲行懒系腰。
    移花兼蝶至,买石得云饶。且自心中乐,从他笑寂寥。
    晓钟惊睡觉,事事便相关。小市柴薪贵,贫家砧杵闲。
    读书多旋忘,赊酒数空还。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
    性疏常爱卧,亲故笑悠悠。纵出多携枕,因衙始裹头。
    上山方觉老,过寺暂忘愁。三考千馀日,低腰不拟休。
    客至皆相笑,诗书满卧床。爱闲求病假,因醉弃官方。
    鬓发寒唯短,衣衫瘦渐长。自嫌多检束,不似旧来狂。
    一日看除目,终年损道心。山宜冲雪上,诗好带风吟。
    野客嫌知印,家人笑买琴。只应随分过,已是错弥深。
    邻里皆相爱,门开数见过。秋凉送客远,夜静咏诗多。
    就架题书目,寻栏记药窠。到官无别事,种得满庭莎。
    穷达天应与,人间事莫论。微官长似客,远县岂胜村。
    竟日多无食,连宵不闭门。斋心调笔砚,唯写五千言。
    县僻仍牢落,游人到便回。路当边地去,村入郭门来。
    酒户愁偏长,诗情病不开。可曾衙小吏,恐谓踏青苔。
    自下青山路,三年著绿衣。官卑食肉僭,才短事人非。
    野客教长醉,高僧劝早归。不知何计是,免与本心违。
    月出方能起,庭前看种莎。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
    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同官数相引,下马上西坡。
    作吏荒城里,穷愁欲不胜。病多唯识药,年老渐亲僧。
    梦觉空堂月,诗成满砚冰。故人多得路,寂寞不相称。
    谁念东山客,栖栖守印床。何年得事尽,终日逐人忙。
    醉卧谁知叫,闲书不著行。人间长检束,与此岂相当。
    朝朝眉不展,多病怕逢迎。引水远通涧,垒山高过城。
    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好是吟诗夜,披衣坐到明。
    簿籍谁能问,风寒趁早眠。每旬常乞假,隔月探支钱。
    还往嫌诗僻,亲情怪酒颠。谋身须上计,终久是归田。
    闭门风雨里,落叶与阶齐。野客嫌杯小,山翁喜枕低。
    听琴知道性,寻药得诗题。谁更能骑马,闲行只杖藜。
    腥膻都不食,稍稍觉神清。夜犬因风吠,邻鸡带雨鸣。
    守官常卧病,学道别称名。小有洞中路,谁能引我行。
    宦名浑不计,酒熟且开封。晴月销灯色,寒天挫笔锋。
    惊禽时并起,闲客数相逢。旧国萧条思,青山隔几重。
    假日多无事,谁知我独忙。移山入县宅,种竹上城墙。
    惊蝶遗花蕊,游蜂带蜜香。唯愁明早出,端坐吏人旁。
    门外青山路,因循自不归。养生宜县僻,说品喜官微。
    净爱山僧饭,闲披野客衣。谁怜幽谷鸟,不解入城飞。
    一官无限日,愁闷欲何如。扫舍惊巢燕,寻方落壁鱼。
    从僧乞净水,凭客报闲书。白发谁能镊,年来四十馀。
    朝朝门不闭,长似在山时。宾客抽书读,儿童斫竹骑。
    久贫还易老,多病懒能医。道友应相怪,休官日已迟。
    戚戚常无思,循资格上官。闲人得事晚,常骨觅仙难。
    醉卧疑身病,贫居觉道宽。新诗久不写,自算少人看。
    漫作容身计,今知拙有馀。青衫迎驿使,白发忆山居。
    道友怜蔬食,吏人嫌草书。须为长久事,归去自耕锄。
    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焚香开敕库,踏月上城楼。
    饮酒多成病,吟诗易长愁。殷勤问渔者,暂借手中钩。
    长忆青山下,深居遂性情。垒阶溪石净,烧竹灶烟轻。
    点笔图云势,弹琴学鸟声。今朝知县印,梦里百忧生。
    自知狂僻性,吏事固相疏。只是看山立,无嫌出县居。
    印朱沾墨砚,户籍杂经书。月俸寻常请,无妨乏斗储。
    作吏无能事,为文旧致功。诗标八病外,心落百忧中。
    拜别登朝客,归依炼药翁。不知还往内,谁与此心同。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