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题翰林东阁前小松

唐代 · 元稹
檐碍修鳞亚,霜侵簇翠黄。唯馀入琴韵,终待舜弦张。
(0)
纠错/补充

题翰林东阁前小松翻译和注释

赏析

题翰林东阁前小松拼音版

yán ài xiū lín yà ,shuāng qīn cù cuì huáng 。wéi yú rù qín yùn ,zhōng dài shùn xián zhā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题翰林东阁前小松作者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他遭到这次打击后,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调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时,任武昌军节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学主张与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的精神,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写过一些《乐府古题》和《新题乐府》,借用乐府的体裁,自出新意,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他还写过不少古诗和律诗,其中也有讽刺现实的,称作「古讽」、「律讽」。此外,他也还写过不少古今体艳诗和悼亡诗,言浅情深,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他的诗在当时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广度都不及白居易。诗的风格与白居易相近,都有语浅情深的特点。

精彩推荐

  •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题长安主人壁

    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枕籍琴书满,褰帷远岫连。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
    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

    2023-09-19
  • 题苏公林亭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客位苔生处,依然又赋诗。

    2023-09-30
  • 小松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2023-10-11
  •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青苍初得地,华省植来新。尚带山中色,犹含洞里春。
    近楼依北户,隐砌净游尘。鹤寿应成盖,龙形未有鳞。
    为梁资大厦,封爵耻嬴秦。幸此观光日,清风屡得亲。

    2023-10-17
  • 五粒小松歌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绿波浸叶满浓光,
    细束龙髯铰刀剪。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2023-10-24
  • 西斋小松二首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柔苙渐依条,短莎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

    2023-10-24
  • 自题写真(时为翰林学士)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