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

唐代 · 白居易
驯犀驯犀通天犀,躯貌骇人角骇鸡。海蛮闻有明天子,
驱犀乘传来万里。一朝得谒大明宫,欢呼拜舞自论功。
五年驯养始堪献,六译语言方得通。上嘉人兽俱来远,
蛮馆四方犀入苑。秣以瑶刍锁以金,故乡迢递君门深。
海鸟不知钟鼓乐,池鱼空结江湖心。驯犀生处南方热,
秋无白露冬无雪。一入上林三四年,又逢今岁苦寒月。
饮冰卧霰苦蜷跼,角骨冻伤鳞甲蹜。驯犀死,蛮儿啼,
向阙再拜颜色低。奏乞生归本国去,恐身冻死似驯犀。
君不见建中初,驯象生还放林邑。君不见贞元末,
驯犀冻死蛮儿泣。所嗟建中异贞元,象生犀死何足言。
(0)
纠错/补充

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翻译和注释

赏析

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拼音版

xùn xī xùn xī tōng tiān xī ,qū mào hài rén jiǎo hài jī 。hǎi mán wén yǒu míng tiān zǐ ,
qū xī chéng chuán lái wàn lǐ 。yī cháo dé yè dà míng gōng ,huān hū bài wǔ zì lùn gōng 。
wǔ nián xùn yǎng shǐ kān xiàn ,liù yì yǔ yán fāng dé tōng 。shàng jiā rén shòu jù lái yuǎn ,
mán guǎn sì fāng xī rù yuàn 。mò yǐ yáo chú suǒ yǐ jīn ,gù xiāng tiáo dì jun1 mén shēn 。
hǎi niǎo bú zhī zhōng gǔ lè ,chí yú kōng jié jiāng hú xīn 。xùn xī shēng chù nán fāng rè ,
qiū wú bái lù dōng wú xuě 。yī rù shàng lín sān sì nián ,yòu féng jīn suì kǔ hán yuè 。
yǐn bīng wò xiàn kǔ quán qú ,jiǎo gǔ dòng shāng lín jiǎ sù 。xùn xī sǐ ,mán ér tí ,
xiàng què zài bài yán sè dī 。zòu qǐ shēng guī běn guó qù ,kǒng shēn dòng sǐ sì xùn xī 。
jun1 bú jiàn jiàn zhōng chū ,xùn xiàng shēng hái fàng lín yì 。jun1 bú jiàn zhēn yuán mò ,
xùn xī dòng sǐ mán ér qì 。suǒ jiē jiàn zhōng yì zhēn yuán ,xiàng shēng xī sǐ hé zú y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广泛尖锐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爱憎分明的进步倾向。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色,为千古绝唱。白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精彩推荐

  • 五代史伶官传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古文观止
    2023-08-14
  • 寄欧阳舍人书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①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②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③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④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⑤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⑥,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⑦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繇,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⑧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⑨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此数美者,一归于先生。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谕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愧甚,不宣。巩再拜。

    古文观止
    2023-08-14
  •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 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

    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争。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
    饮马河洛竭,作气嵩华惊。克敌睿图就,擒俘帝道亨。
    顾惭嗣宝历,恭承天下平。幸过翦鲸地,感慕神且英。

    2023-08-31
  •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2023-09-21
  • 宓公琴台诗三首

    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
    临眺忽凄怆,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
    邦伯感遗事,慨然建琴堂。乃知静者心,千载犹相望。
    入室想其人,出门何茫茫。唯见白云合,东临邹鲁乡。
    皤皤邑中老,自夸邑中理。何必升君堂,然后知君美。
    开门无犬吠,早卧常晏起。昔人不忍欺,今我还复尔。

    2023-09-25
  •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驯犀

    建中之初放驯象,远归林邑近交广。兽返深山鸟构巢,
    鹰雕鹞鹘无羁鞅。贞元之岁贡驯犀,上林置圈官司养。
    玉盆金栈非不珍,虎啖狴牢鱼食网。渡江之橘逾汶貉,
    反时易性安能长。腊月北风霜雪深,踡跼鳞身遂长往。
    行地无疆费传驿,通天异物罹幽枉。乃知养兽如养人,
    不必人人自敦奖。不扰则得之于理,不夺有以多于赏。
    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令纺。尧民不自知有尧,
    但见安闲聊击壤。前观驯象后驯犀,理国其如指诸掌。

    2023-10-26
  • 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峡之水能覆舟,
    若比人心是安流。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古称色衰相弃背,
    当时美人犹怨悔。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为君盛容饰,
    君看金翠无颜色。行路难,难重陈。人生莫作妇人身,
    百年苦乐由他人。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君不见左纳言,
    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
    只在人情反覆间。

    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