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真娘墓(墓在虎丘寺)

唐代 · 白居易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
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
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0)
纠错/补充

真娘墓翻译和注释

赏析

真娘墓拼音版

zhēn niáng mù ,hǔ qiū dào 。bú shí zhēn niáng jìng zhōng miàn ,wéi jiàn zhēn niáng mù tóu cǎo 。
shuāng cuī táo lǐ fēng shé lián ,zhēn niáng sǐ shí yóu shǎo nián 。zhī fū yí shǒu bú láo gù ,
shì jiān yóu wù nán liú lián 。nán liú lián ,yì xiāo xiē 。sāi běi huā ,jiāng nán xuě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真娘墓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广泛尖锐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爱憎分明的进步倾向。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色,为千古绝唱。白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精彩推荐

  • 题虎丘山西寺

    王氏家山昔在兹,陆机为赋陆云诗。
    青莲香匝东西宇,日月与僧无尽时。

    2023-10-06
  • 虎丘寺路宴

    青林虎丘寺,林际翠微路。立见山僧来,遥从鸟飞处。
    兹峰沦宝玉,千载惟丘墓。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
    扪萝披翳荟,路转夕阴遽。虎啸崖谷寒,猿鸣松杉暮。
    徘徊北楼上,海江穷一顾。日映千里帆,鸦归万家树。
    暂因惬所适,果得捐外虑。庭暗栖还云,檐香滴甘露。
    久迷空寂理,多为声华故。永欲投此山,馀生岂能误。

    2023-10-18
  • 和乐天题真娘墓

    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襦绣黛已成灰。芳魂虽死人不怕,
    蔓草逢春花自开。幡盖向风疑舞袖,镜灯临晓似妆台。
    吴王娇女坟相近,一片行云应往来。

    2023-10-19
  • 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

    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
    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2023-10-20
  • 寄李苏州,兼示杨琼

    真娘墓头春草碧,心奴鬓上秋霜白。为问苏台酒席中,
    使君歌笑与谁同。就中犹有杨琼在,堪上东山伴谢公。

    2023-10-29
  •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

    茂苑有灵峰,嗟余未游观。藏山半平陆,坏谷为高岸。
    冈绕数仞墙,岩潜千丈干。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
    镠腾昔虎踞,剑没尝龙焕。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
    层峦未升日,哀狖宁知旦。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
    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萧散。川晴岚气收,江春杂英乱。
    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
    难追彦回赏,徒起兴公叹。一夕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2023-11-05
  • 真娘墓

    一株繁艳春城尽,双树慈门忍草生。愁态自随风烛灭,
    爱心难逐雨花轻。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尘有梵声。
    还似钱塘苏小小,只应回首是卿卿。

    2023-11-06
  • 虎丘山真娘墓

    金钗沦剑壑,兹地似花台。油壁何人值,钱塘度曲哀。
    翠馀长染柳,香重欲薰梅。但道行云去,应随魂梦来。

    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