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寄殷协律(多叙江南旧游)

唐代 · 白居易
五岁优游同过日,一朝消散似浮云。琴诗酒伴皆抛我,
雪月花时最忆君。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
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
(0)
纠错/补充

寄殷协律翻译和注释

赏析

寄殷协律拼音版

wǔ suì yōu yóu tóng guò rì, yī zhāo xiāo sàn shì fú yún. br qín shī jiǔ bàn jiē pāo wǒ, br xuě yuè huā shí zuì yì jūn. br jǐ dù tīng jī gē bái rì, yì céng qí mǎ yǒng hóng qún. br br wú niáng mù yǔ xiāo xiāo qū, zì bié jiāng nán gèng bù wén. br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寄殷协律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广泛尖锐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爱憎分明的进步倾向。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色,为千古绝唱。白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精彩推荐

  • 送陆协律赴端州

    越井人南去,湘川水北流。江边数杯酒,海内一孤舟。
    岭峤同仙客,京华即旧游。春心将别恨,万里共悠悠。

    2023-09-30
  • 忆鄱阳旧游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2023-10-05
  • 秋夜会宿李永宅忆江南旧游

    偶宿俱南客,相看喜尽归。湖山话不极,岁月念空违。
    子夜高梧冷,秋阴远漏微。那无此良会,惜在谢家稀。

    2023-10-05
  • 秋夜寄江南旧游

    寥落九秋晚,端忧时物残。隔林萤影度,出禁漏声寒。
    愁雨洞房掩,孤灯遥夜阑。怀贤梦南国,兴尽水漫漫。

    2023-10-13
  • 和司门殷员外早秋省中书直夜,寄荆南卫象端公

    共嗟王粲滞荆州,才子为郎忆旧游。凉夜偏宜粉署直,
    清言远待玉人酬。风生北渚烟波阔,露下南宫星汉秋。
    早晚得为同舍侣,知君两地结离忧。

    2023-10-14
  • 忆江南旧游二首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曾作江南步从事,秋来还复忆鲈鱼。
    曲水三春弄彩毫,樟亭八月又观涛。
    金罍几醉乌程酒,鹤舫闲吟把蟹螯。

    2023-10-15
  • 思江南旧游

    江皋三月时,花发石楠枝。归客应无数,春山自不知。
    独行愁道远,回信畏家移。杨柳东西渡,茫茫欲问谁。

    2023-10-22
  •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出处之意

    谏诤知无补,迁移分所当。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
    龙象投新社,鹓鸾失故行。沉吟辞北阙,诱引向西方。
    便住双林寺,仍开一草堂。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禅床。
    手版支为枕,头巾阁在墙。先生乌几舄,居士白衣裳。
    竟岁何曾闷,终身不拟忙。灭除残梦想,换尽旧心肠。
    世界多烦恼,形神久损伤。正从风鼓浪,转作日销霜。
    吾道寻知止,君恩偶未忘。忽蒙颁凤诏,兼谢剖鱼章。
    莲静方依水,葵枯重仰阳。三车犹夕会,五马已晨装。
    去似寻前世,来如别故乡。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渐望庐山远,弥愁峡路长。香炉峰隐隐,巴字水茫茫。
    瓢挂留庭树,经收在屋梁。春抛红药圃,夏忆白莲塘。
    唯拟捐尘事,将何答宠光。有期追永远,无政继龚黄。
    南国秋犹热,西斋夜暂凉。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
    身老同丘井,心空是道场。觅僧为去伴,留俸作归粮。
    为报山中侣,凭看竹下房。会应归去在,松菊莫教荒。

    2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