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

唐代 · 白居易
三乡过日君年几,今日君年五十馀。
不独年催身亦变,校书郎变作尚书。
(0)
纠错/补充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翻译和注释

赏析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拼音版

sān xiāng guò rì jūn nián jǐ, jīn rì jūn nián wǔ shí yú. br br bù dú nián cuī shēn yì biàn, jiào shū láng biàn zuò shàng shū. br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广泛尖锐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爱憎分明的进步倾向。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色,为千古绝唱。白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精彩推荐

  • 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

    女几山头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
    心期欲去知何日,惆怅回车上野桥。

    2023-10-15
  •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校书郎时作)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
    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2023-10-24
  • 牡丹二首(此后并是校书郎以前作)

    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
    繁绿阴全合,衰红展渐难。风光一抬举,犹得暂时看。

    2023-10-25
  • 杏园(此后并校书郎已前诗)

    浩浩长安车马尘,狂风吹送每年春。
    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

    2023-10-25
  • 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遂求及亲禄,黾勉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2023-10-27
  • 早春独游曲江(时为校书郎)

    散职无羁束,羸骖少送迎。朝从直城出,春傍曲江行。
    风起池东暖,云开山北晴。冰销泉脉动,雪尽草芽生。
    露杏红初坼,烟杨绿未成。影迟新度雁,声涩欲啼莺。
    闲地心俱静,韶光眼共明。酒狂怜性逸,药效喜身轻。
    慵慢疏人事,幽栖逐野情。回看芸阁笑,不似有浮名。

    2023-10-28
  •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2023-10-30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尝新酒

    空腹尝新酒,偶成卯时醉。醉来拥褐裘,直至斋时睡。
    睡酣不语笑,真寝无梦寐。殆欲忘形骸,讵知属天地。
    醒馀和未散,起坐澹无事。举臂一欠伸,引琴弹秋思。

    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