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唐代 · 杜牧
帝命诗书将,登坛礼乐卿。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对客犹褒博,填门已旆旌。腰间五绶贵,天下一家荣。
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莺。别风嘶玉勒,残日望金茎。
榆塞孤烟媚,银川绿草明。戈矛虓虎士,弓箭落雕兵。
魏绛言堪采,陈汤事偶成。若须垂竹帛,静胜是功名。
(0)
纠错/补充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翻译和注释

赏析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拼音版

dì mìng shī shū jiāng ,dēng tán lǐ lè qīng 。sān biān yào gāo zhěn ,wàn lǐ dé zhǎng chéng 。
duì kè yóu bāo bó ,tián mén yǐ pèi jīng 。yāo jiān wǔ shòu guì ,tiān xià yī jiā róng 。
yě shuǐ chà xīn yàn ,fāng jiāo kā xià yīng 。bié fēng sī yù lè ,cán rì wàng jīn jīng 。
yú sāi gū yān mèi ,yín chuān lǜ cǎo míng 。gē máo xiāo hǔ shì ,gōng jiàn luò diāo bīng 。
wèi jiàng yán kān cǎi ,chén tāng shì ǒu chéng 。ruò xū chuí zhú bó ,jìng shèng shì gōng mí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作者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及第,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精彩推荐

  • 送邓州崔长史

    出山车骑次诸侯,坐领图书见督邮。绕郭桑麻通淅口,
    满川风景接襄州。高城鸟过方催夜,废垒蝉鸣不待秋。
    闻说元规偏爱月,知君长得伴登楼。

    2023-10-07
  • 送客往夏州

    怜君此去过居延,古塞黄云共渺然。沙阔独行寻马迹,
    路迷遥指戍楼烟。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尘避控弦。
    闻有故交今从骑,何须著论更言钱。

    2023-10-10
  • 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谢公秋思渺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贵重近臣光绮席,
    笑怜从事落乌纱。萸房暗绽红珠朵,茗碗寒供白露芽。
    咏碎龙山归出号,马奔流电妓奔车。

    2023-10-16
  • 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中…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谢公愁思眇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贵重近臣光绮席,
    笑怜从事落乌纱。萸房暗绽红珠朵,茗碗寒供白露芽。
    咏碎龙山归去号,马奔流电妓奔车。

    2023-10-25
  • 题崔常侍济源庄

    谷口谁家住,云扃锁竹泉。主人何处去,萝薜换貂蝉。
    籍在金闺内,班排玉扆前。诚知忆山水,归得是何年。

    2023-10-31
  •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时常侍以长告罢归,今故先报泉石)

    求荣争宠任纷纷,脱叶金貂只有君。散员疏去未为贵,
    小邑陶休何足云。山色好当晴后见,泉声宜向醉中闻。
    主人忆尔尔知否,抛却青云归白云。

    2023-10-31
  • 哭崔常侍晦叔

    顽贱一拳石,精珍百炼金。名价既相远,交分何其深。
    中诚一以合,外物不能侵。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沈。
    晚有退闲约,白首归云林。垂老忽相失,悲哉口语心。
    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丘园共谁卜,山水共谁寻。
    风月共谁赏,诗篇共谁吟。花开共谁看,酒熟共谁斟。
    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道理使之然,从古非独今。
    吾道自此孤,我情安可任。唯将病眼泪,一洒秋风襟。

    2023-11-01
  • 因梦有悟

    交友沦殁尽,悠悠劳梦思。平生所厚者,昨夜梦见之。
    梦中几许事,枕上无多时。款曲数杯酒,从容一局棋。
    初见韦尚书,金紫何辉辉。中遇李侍郎,笑言甚怡怡。
    终为崔常侍,意色苦依依。一夕三改变,梦心不惊疑。
    此事人尽怪,此理谁得知。我粗知此理,闻于竺乾师。
    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