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送狄明府赴九江

唐代 · 李频
字人修祖德,清白定闻传。匹马从秦去,孤帆入楚悬。
关中寒食雨,湖上暑衣天。四考兼重请,相知住几年。
(0)
纠错/补充

送狄明府赴九江翻译和注释

赏析

送狄明府赴九江拼音版

zì rén xiū zǔ dé ,qīng bái dìng wén chuán 。pǐ mǎ cóng qín qù ,gū fān rù chǔ xuán 。
guān zhōng hán shí yǔ ,hú shàng shǔ yī tiān 。sì kǎo jiān zhòng qǐng ,xiàng zhī zhù jǐ ni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送狄明府赴九江作者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林西山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宣宗大中八年(854),频中进士,调校书郎,任南陵县主簿,又升任武功县令。在任武功令时,当地强暴横行,李频针对时弊,查明地方恶霸实情,陈报上司,予以严惩。适遇荒年,遂开仓赈济,并进而教育百姓开发水利,引水灌田,使粮食丰收,人民安居乐业。善政传闻唐室,懿宗给予嘉许,后李频升侍御史,调都官员外郎。乾符年间李频上表自荐,请任建州刺史。当时正值黄巢起义军从浙江衢州开山700里过建州,又因唐王朝宦官擅权,藩镇割据,盗贼四起,县政不治,建州局势相当混乱。李频到任后,首先宣布政教条例,严肃官规,惩办盗贼,礼与法相提并行,使建州社会得以安定,民生安宁。

李频初到建州时,曾有《之任建安渌溪亭偶作二首》诗:“入境当春务,农蚕事正殷。逢溪难饮马,度岭更劳人。想取烝黎泰,无过赋敛均。不知成政后,谁是得为邻”。足见李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李频死后,建州父老将他卜葬在“县之永乐洲”。又念及李频生前甚爱梨山风景,便在梨山建庙,用庙前大梨木刻成李频象,立在庙殿中,以供拜念。宋人有诗“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庙今已荒废。

李频整顿吏治,安定社会,发官仓赈济灾民,雇乡民疏通六门堰,按故道引水灌田。唐懿宗奖以绯衣、银鱼,调京任侍御史,后升任都官员外郎。不久,任建州(今福建建瓯)刺史。频以礼法治下,深受百姓爱戴。乾符三年(876),频病死任内,建州百姓举城致哀,建梨岳庙以祀之。寿昌父老相与扶柩,归葬于永乐(今李家),并建都官祠以示纪念。天复年间(901~904),李频的儿子将父母棺柩运回家乡埋葬,途中遇战乱,无法运行,只好葬在昭武光泽的大乌洲。于是李频之后裔也就定居在光泽,今人称之为:“梨山李氏”。李频一生诗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1239),金华人王野任建州太守,于京城书肆中得李诗195篇,辑为《梨岳诗集》,并为之序。《全唐诗》载李诗208首。历代评李诗“清新警拔”、“清逸精深”。

李频著作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清代建安人郑修楼曾有诗赞曰:“千载嫡仙携手笑,李家天上两诗人”。把李频和李白并举。《湘口送友人》是李频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历代诗家的好评。

李频的故乡寿昌河南建有都官祠,故居石门塘有梨山古庙。1988年李频诞辰1170年之际,由县历史学会发起,有关部门集资在灵栖洞风景区建“梨岳亭”,立李频纪念碑,让前来灵栖洞游览的游人都能了解李频的事迹。

精彩推荐

  • 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

    送君不复远为心,余亦扁舟湘水阴。路逐山光何处尽,
    春随草色向南深。陈蕃待客应悬榻,宓贱之官独抱琴。
    倘见主人论谪宦,尔来空有白头吟。

    2023-09-17
  • 送唐明府赴溧水(三任县事)

    三为百里宰,已过十馀年。只叹官如旧,旋闻邑屡迁。
    鱼盐滨海利,姜蔗傍湖田。到此安氓俗,琴堂又晏然。

    2023-09-22
  • 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得霁字)

    兵马守西山,中国非得计。不知何代策,空使蜀人弊。
    八州崖谷深,千里云雪闭。泉浇阁道滑,水冻绳桥脆。
    战士常苦饥,糗粮不相继。胡兵犹不归,空山积年岁。
    儒生识损益,言事皆审谛。狄子幕府郎,有谋必康济。
    胸中悬明镜,照耀无巨细。莫辞冒险艰,可以裨节制。
    相思江楼夕,愁见月澄霁。

    2023-09-23
  • 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

    黎阳城南雪正飞,黎阳渡头人未归。河边酒家堪寄宿,
    主人小女能缝衣。故人高卧黎阳县,一别三年不相见。
    邑中雨雪偏著时,隔河东郡人遥羡。邺都唯见古时丘,
    漳水还如旧日流。城上望乡应不见,朝来好是懒登楼。

    2023-09-23
  • 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2023-09-25
  • 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大贤之后竟陵迟,
    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在汝更用文章为,
    长兄白眉复天启。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
    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
    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
    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时危始识不世才,
    谁谓荼苦甘如荠。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
    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况乃山高水有波,
    秋风萧萧露泥泥。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
    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2023-09-27
  • 送马明府赴江陵

    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万室遥方犬不鸣,
    双凫下处人皆静。清风高兴得湖山,门柳萧条双翟闲。
    黄花满把应相忆,落日登楼北望还。

    2023-09-30
  • 赠别成明府赴剑南

    朝为三室印,晚为三蜀人。遥知下车日,正及巴山春。
    县道橘花里,驿流江水滨。公门辄无事,赏地能相亲。
    解衣初醉绿芳夕,应采蹲鸱荐佳客。霁水远映西川时,
    闲望碧鸡飞古祠。爱君乐事佳兴发,天外铜梁多梦思。

    202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