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唐代 ·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
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
计程今日到梁州。
(0)
纠错/补充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和注释

译文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花开时我们一同醉酒以销春之愁绪,醉酒后盼着了花枝当做喝酒之筹码。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突然间,想到老友远去他乡不可见,屈指算来,你今天行程该到梁州了。

注释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chóu)
破:破除,解除。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或行令的筹子。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天际: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计程:计算路程。梁州:地名,在今陕西汉中一带。

赏析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诗的首句,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作“春来无计破春愁”,照说应当是可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作“花时同醉破春愁”。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句,《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后的定稿。诗人之所以要作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在章法上,诗的首句是“起”,次句是“承”,第三句当是“转”。从首句与次句的关系看,把“春来无计”改为“花时同醉”,就与“醉折花枝”句承接得更紧密,而在上下两句中,“花”字与“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再就首句与第三句的关系看,“春愁”原是“忆故人”的伏笔,但如果一开头就说“无计破春愁”,到第三句将无法显示转折。这样一改动,先说春愁已因花时同醉而破,再在第三句中用“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见波澜起伏之美,从而跌宕出全篇的风神。

  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而情意的表达,主要在篇末“计程今日到梁州”一句。“计程”由上句“忽忆”来,是“忆”的深化。故人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此时已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这里,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这一生活中的实意常情,给人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之感。

  白居易对元稹行程的计算是很准确的。当他写这首《醉忆元九》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而且写了一首《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元稹对这首诗的说明是:“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巧的是,白居易诗中写的真事竟与元稹写的梦境两相吻合。这件事,表面上有一层神秘色彩,其实是生活中完全可能出现的巧合,而这一巧合正是以元稹、白居易平日的友情为基础的。唐代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和曲江是当时的游赏胜地。而且,进士登科后,皇帝就在曲江赐宴;慈恩寺塔即雁塔,又是新进士题名之处。他们两人应当常到这两处共同游宴。对元稹说来,当他在孤寂的旅途中怀念故人、追思昔游时,这两处长安名胜,不仅在日间会时时浮上他的心头,当然也会在夜间进入他的梦境。由于这样一个梦原本来自对故人、对长安、对旧游的朝夕忆念,他也只是如实写来,未事渲染,而无限相思、一片真情已全在其中。其情深意真,是可以与白居易的诗比美的。

  读者更可见两人的交谊之笃,也更可见白居易的这首诗虽像是偶然动念,随笔成篇,却有其深厚真挚的感情基础。如果把两人的诗合起来看:一写于长安,一写于梁州;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一写真事,一写梦境;诗中情事却如《本事诗》所说,“合若符契”。而且,两诗写于同一天,又用的是同一韵。这是两情的异地交流和相互感应。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诗篇的艺术魅力,而且可以从它的感情内容得到真和美的享受。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拼音版

huā shí tóng zuì pò chūn chóu , zuì shé huā zhī zuò jiǔ chóu 。 hū yì gù rén tiān jì qù , jì chéng jīn rì dào liáng zhō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广泛尖锐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爱憎分明的进步倾向。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色,为千古绝唱。白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精彩推荐

  • 送岳州李十从军桂州

    送客之江上,其人美且才。风波万里阔,故旧十年来。
    剑拔蛟随断,弓张鸟自摧。阳桥书落落,驿马定先回。

    2023-09-10
  •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十亦尝隐庐山白鹿洞)

    曾住炉峰下,书堂对药台。斩新萝径合,依旧竹窗开。
    砌水亲看决,池荷手自栽。五年方暂至,一宿又须回。
    纵未长归得,犹胜不到来。君家白鹿洞,闻道亦生苔。

    2023-10-11
  • 喜李十一景信到

    何事相逢翻有泪,念君缘我到通州。
    留君剩住君须住,我不自由君自由。

    2023-10-25
  •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2023-10-26
  •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
    岂独花堪惜,方知老暗催。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回。
    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哉。

    2023-10-27
  •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2023-10-27
  • 曲江忆元九

    春来无伴闲游少,行乐三分减二分。
    何况今朝杏园里,闲人逢尽不逢君。

    2023-10-28
  •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