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书河上亭壁(岸阔樯稀波渺茫)

宋代 · 寇准
【书河上亭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
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
一半秋山带夕阳。
(0)
纠错/补充

书河上亭壁翻译和注释

注释

①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首。诗前有序,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②河,黄河。 ③凭,靠。危,高。④萧萧,风声。 ⑤危槛:高高的栏杆

简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平两岸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嘎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

书河上亭壁拼音版

【shū hé shàng tíng bì 】 àn kuò qiáng xī bō miǎo máng , dú píng wēi kǎn sī hé zhǎng 。 xiāo xiāo yuǎn shù shū lín wài , yī bàn qiū shān dài xī yá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书河上亭壁作者

寇准(961─1023)字平仲,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累迁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为官敢直言。景德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反对王钦若等南迁主张,力主抵抗辽军进攻,促使真宗往澶州(今河南濮阳)前线亲自抗敌,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后为王钦若所谮,罢知陕州。天禧三年(1019)再相。真宗病,刘皇后预朝政,準密奏请太子监国,事泄,为丁谓排挤,罢相,封莱国公。后贬道州司马,再贬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三,谥忠愍。著有《寇莱公集》七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全宋词补辑》另从《诗渊》辑得一首。

精彩推荐

  •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
    迹为坐忘晦,言犹强著诠。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
    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2023-09-06
  •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

    河流无日夜,河上有神仙。辇路曾经此,坛场即宛然。
    下疑成洞穴,高若在空烟。善物遗方外,和光绕道边。
    事因周史得,言与汉王传。喜属膺期圣,邦家业又玄。

    2023-09-08
  • 河上公

    尊师厌尘去,精魄知何明。形气不复生,弟子空伤情。
    济北神如在,淮南药未成。共期终莫遂,寥落两无成。

    2023-09-10
  • 寄河上段十六(一作王维诗)

    与君相识即相亲,闻道君家住孟津。
    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

    2023-09-12
  • 寄河上段十六

    与君相见即相亲,闻道君家在孟津。
    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

    2023-09-14
  • 寄韩鹏

    为政心闲物自闲,朝看飞鸟暮飞还。
    寄书河上神明宰,羡尔城头姑射山。

    2023-09-14
  • 河上老人歌(一作河上歌)

    河上老人坐古槎,合丹只用青莲花。
    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沧溟是我家。

    2023-09-16
  • 河上逢落花

    河水浮落花,花流东不息。应见浣纱人,为道长相忆。

    202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