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与朱元思书

南北朝 ·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0)
纠错/补充

与朱元思书翻译和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县到桐庐县大概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可以不译),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常年生长着密而绿的树木。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泠泠的清响;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蝉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治理世间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

译文二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着,声音不断绝。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译文三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1)风烟:指烟雾。(2)俱:全,都(3)净:完净、没有剩余。(4)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5)从:顺,随。(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21课,课下注释)(6)从流飘荡:(船)随水流漂浮移动。从,顺,随。(7)任意东西:任凭(船)向东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名词活用做动词,向东或向西。(8)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从。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9)独绝:独一无二。 绝:到极点(没有其他意思)。(10)皆:全,都。(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缥碧:青白色。(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形容水清澈透明。(14)急湍:急速的水流。湍,急流的水。(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16)若:像。(17)奔:飞奔的马。(这里是动词活用作名词)(18)激:冲击(19)好鸟相鸣:美丽的鸟互相和鸣(19)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20)穷:穷尽(21)百叫:长叫(22)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23)鸢(yuān)飞戾(lì)天:意思是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24)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25)经纶世务者:处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26)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通“返”,返回。窥:看 。(27)犹:像(28)有时见日:有时能见到阳光。(这里的日,并不是指太阳,而是阳光。)

文言现象

通假字(1)“转”通“啭”,鸟叫声。原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反”通“返”,返回。原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古今异义(1)东西:古义:向东向西。例句:任意东西。今义:指物品。(2)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3)奔:古义:本文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今义:奔跑。奔(4)穷:古义:穷尽。例句:蝉则千转不穷。今义:贫穷。(5)戾:古义:至 .例句:鸢飞戾天者。今义:罪恶。(6)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今义: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7)窥:古义:看,观察,侦查。例句:窥谷忘反。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一词多义(1)[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止)(2)[上]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边)(3)[无]直视无碍(没有)猿则百叫无绝(不)(4)[百]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5)[直]直视无碍(直接)争高直指(笔直)(6)[负] 负势竞上(凭借)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愚公移山》(7)[穷]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穷冬烈风(深)--《送东阳马生序》穷则独善其身(不得志,不显贵)--《孟子·尽心上》(8)[见]有时见日(见到)才美不外见(通“现”显现)--《马说》

词类活用(1)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走.向西走)(3)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4)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5)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6)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7)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语的意思)(8)负势竞上 ("上":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生长")(9)皆生寒树(“寒”:使人感到有寒意)

特殊句式

省略句(1)“(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2)“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3)“(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倒装句(1)后置定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互闻。“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对偶句(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重点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都在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这些山)争着伸得更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猴也长久不停地啼着。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6)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8)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峭的山和奇异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中心思想

  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的一封书信中的一个片段。本文叙述作者乘船桐庐自至富阳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喜爱自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鉴赏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其中,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且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山光水色的特点模山范水的。

意境美  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特的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山本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叠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志趣美  该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写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人们可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可以从首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更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细细品味,作者的这种志趣,既不同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又不同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遁世,它是一种对轻松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生命的礼赞。它比前者少了份严肃,多了份潇洒,比后者少了份悲观,多了份开朗,因而更具一份常人心态,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亲切。

语言美  本文是用骈体写成的一篇山水小品。骈文常用四字六字组织,故亦称“四六文”。本文只140多个字。作者用清新的笔调和形象的描绘,把他从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看到的山光水色告诉了他的朋友,让朋友分享富春山川之美。  骈(pián)文是一种讲究形式的文体,作者吴均是南朝知名骈文家,其代表作《与朱元思书》自然保持了骈文的特点。文章基本上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 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就取得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的表达效果,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  但文章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其一,在四字句、六字句中运用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样的五字与四字交替运用的句式,这就避免了骈文刻板划一的弊病,使语言显得活泼洒脱;其二,文章前半部分几乎没有对偶,无异于一般散文( 尤其是第一节),后半部分则基本上都是工整的对偶句,这样骈散结合、疏密相间的安排, 使语言灵活多变,更具韵律美;其三,文章没有像一般骈文那样堆砌典故,甚至故意用冷字僻字,写景状物,力求准确传神,这使文章语言显得清新自然,生动流畅,在当时以绮丽浮靡为主流的骈文中显得卓尔不群超凡脱俗

结构美  《与朱元思书》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  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环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写景重点上, 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总之,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文学结构:骈(pián)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中国的散文从汉代到六朝,出现了“文”、“笔”的对立。所谓“文”,就是专尚辞藻华丽,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骈文。所谓“笔”,就是专以达意明快为主,不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散文。(此处所述不当。据刘勰《文心雕龙 总述》引录颜延之观点称:笔之为体,言之为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而刘勰本人的观点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可见发生于宋齐时期的文笔之辩着眼点在于有韵与否,而非散文骈体之别。而况,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也多有押韵,故加修正。)  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内容的表达往住受到束缚,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而南北朝时期,亦不乏内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赋》,他一方面描写了自己身世之悲,一方面则谴责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达对故国怀念之情。唐以后。骈文的形式日趋完善,出现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骈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直至清末,骈文仍十分流行。  文笔分裂后,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骈文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稍告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以清末王闿运为最后一个作家。

总概句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情感  1、淡薄名利,流连山水。  2、劝友归林。(友:指朱元思)

简介

  《与朱元思书》,选自《吴朝诗集》(《艺文类聚》)。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人。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得十分完美。

  该文同时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中。

与朱元思书拼音版

fēng yān jù jìng ,tiān shān gòng sè 。cóng liú piāo dàng ,rèn yì dōng xī 。zì fù yáng zhì tóng lú yī bǎi xǔ lǐ ,qí shān yì shuǐ ,tiān xià dú jué 。   shuǐ jiē piāo bì ,qiān zhàng jiàn dǐ 。yóu yú xì shí ,zhí shì wú ài 。jí tuān shèn jiàn ,měng làng ruò bēn 。   jiá àn gāo shān ,jiē shēng hán shù ,fù shì jìng shàng ,hù xiàng xuān miǎo ,zhēng gāo zhí zhǐ ,qiān bǎi chéng fēng 。quán shuǐ jī shí ,líng líng zuò xiǎng ;hǎo niǎo xiàng míng ,yīng yīng chéng yùn 。chán zé qiān zhuǎn bú qióng ,yuán zé bǎi jiào wú jué 。yuān fēi lì tiān zhě ,wàng fēng xī xīn ;jīng lún shì wù zhě ,kuī gǔ wàng fǎn 。héng kē shàng bì ,zài zhòu yóu hūn ;shū tiáo jiāo yìng ,yǒu shí jiàn r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与朱元思书作者

吴均(469-519),字叔庠,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西北)人。史书上说他出身寒贱,好学,为文有俊才。沈约很称赞他的诗文。梁武帝天监初年,柳恽为吴兴守,召他作主簿。后官至奉朝请。他曾打算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后来因为私撰《齐春秋》而被免职。晚年又奉诏撰通史,未成而卒。吴均的诗文很有特点,当时被认为「清拔有古气」,时人多效法他,谓之「吴均体」。现存诗歌多是乐府、赠答、咏物之作。有辑本《吴朝请集》。

精彩推荐

  • 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

    海上朱樱赠所思,楼居况是望仙时。
    蓬莱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

    2023-10-18
  • 秋怀十五首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
    触绪无新心,丛悲有馀忆。
    讵忍逐南帆,江山践往昔。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棓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老骨坐亦惊,病力所尚微。
    虫苦贪夜色,鸟危巢焚辉。
    孀娥理故丝,弧哭抽馀噫。
    浮年不可追,衰步多夕归。

    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
    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
    疏梦不复远,弱心良易归。
    商葩将去绿,缭绕争馀辉。
    野步踏事少,病谋向物违。
    幽幽草根虫,生意与我微。

    竹风相戛语,幽闺暗中闻。
    鬼神满衰听,恍愡难自分。
    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
    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
    瘦攒如此枯,壮落随西曛。
    袅袅一线命,徒言系絪缊。

    老骨惧秋月,秋月刀剑棱。
    纤威不可干,冷魂坐自凝。
    羁雌巢空镜,仙飙荡浮冰。
    惊步恐自翻,病大不敢凌。
    单床寤皎皎,瘦卧心兢兢。
    洗河不见水,透浊为清澄。
    诗壮昔空说,诗衰今何凭。

    老病多异虑,朝夕非一心。
    商虫哭衰运,繁响不可寻。
    秋草瘦如发,贞芳缀疏金。
    晚鲜讵几时,驰景还易阴。
    弱习徒自耻,暮知欲何任。
    露才一见馋,潜智早已深。
    防深不防露,此意古所箴。

    岁暮景气干,秋风兵甲声。
    织织劳无衣,喓喓徒自鸣。
    商声耸中夜,蹇支废前行。
    青发如秋园,一剪不复生。
    少年如饿花,瞥见不复明。
    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
    多争多无寿,天道戒其盈。

    冷露多瘁索,枯风饶吹嘘。
    秋深月清苦。虫老声粗疏。
    赪珠枝累累,芳金蔓舒舒。
    草木亦趣时,寒荣似春馀。
    自悲零落生,与我心何如。

    老人朝夕异,生死每日中。
    坐随一啜安,卧与万景空。
    视短不到门,听涩讵逐风。
    还如刻削形,免有纤悉聪。
    浪浪谢初始,皎皎幸归终。
    孤隔文章友,亲密蒿莱翁。
    岁绿闵似黄,秋节迸已穷。
    四时既相迫,万虑自然丛。
    南逸浩淼际,北贫硗确中。
    曩怀沉遥江,衰思结秋嵩。
    锄食难满腹,叶衣多丑躬。
    尘缕不自整,古吟将谁通。
    幽竹啸鬼神,楚铁生虬龙。
    志生多异感,运郁由邪衷。
    常思书破衣,至死教初重。
    习乐莫习声,习声多顽聋。
    明明胸中言,愿写为高崇。

    幽苦日日甚,老力步步微。
    常恐暂下床,至门不复归。
    饥者重一食,寒者重一衣。
    泛广岂无涘,姿行亦有随。
    语中失次第,身外生疮痍。
    桂蠧既潜污,桂花损贞姿。
    詈言一失香,千古闻臭词。
    将死始前悔,前悔不可追。
    哀哉轻薄行,终日与驷驰。

    流运闪欲尽,枯折皆相号。
    棘枝风哭酸,桐叶霜颜高。
    老虫干铁鸣,惊兽孤玉咆。
    商气洗声瘦,晚阴驱景芳。
    集耳不可遏,噎神不可逃。
    蹇行散馀郁,幽坐谁与曹。
    抽壮无一线,剪怀盈千刀。
    清诗既名朓,金菊亦姓陶。
    收拾昔所弃,咨嗟今比毛。
    幽幽岁晏言,零落不可操。

    霜气入病骨,老人身生冰。
    衰毛暗相刺,冷痛不可胜。
    鷕鷕伸至明,强强揽所凭。
    瘦坐形欲折,晚饥心将崩。
    劝药左右愚,言语如见憎。
    耸耳噎神开,始知功用能。
    日中视馀疮,暗锁闻绳蝇。
    彼齅一何酷,此味半点凝。
    潜毒尔无猒,馀生我堪矜。
    冻飞幸不远,冬令反心惩。
    出没各有时,寒热苦相凌。
    仰谢调运翁,请命愿有征。

    黄河倒上天,众水有却来。
    人心不及水,一直去不回。
    一直亦有巧,不肯至蓬莱。
    一直不知疲,唯闻至省台。
    忍古不失古,失古志易催。
    失古剑亦折,失古琴亦哀。
    夫子失古泪,当时落漼漼。
    诗老失古心,至今寒皑皑。
    古骨无浊肉,古衣如藓苔。
    劝君勉忍古,忍古销尘埃。

    詈言不见血,杀人何纷纷。
    声如穷家犬,吠窦何訚訚。
    詈痛幽鬼哭,詈侵黄金贫。
    言词岂用多,憔悴在一闻。
    古詈舌不死,至今书云云。
    今人咏古书,善恶宜自分。
    秦火不爇舌,秦火空蓺文。
    所以詈更生,至今横絪缊。

    2023-10-21
  •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青阳行已半,白日坐将徂。越国强仍大,稽城高且孤。
    利饶盐煮海,名胜水澄湖。牛斗天垂象,台明地展图。
    瑰奇填市井,佳丽溢闉闍.勾践遗风霸,西施旧俗姝。
    船头龙夭矫,桥脚兽睢盱。乡味珍蟛蚏,时鲜贵鹧鸪。
    语言诸夏异,衣服一方殊。捣练蛾眉婢,鸣榔蛙角奴。
    江清敌伊洛,山翠胜荆巫。华表双栖鹤,联樯几点乌。
    烟波分渡口,云树接城隅。涧远松如画,洲平水似铺。
    绿科秧早稻,紫笋折新芦。暖蹋泥中藕,香寻石上蒲。
    雨来萌尽达,雷后蛰全苏。柳眼黄丝颣,花房绛蜡珠。
    林风新竹折,野烧老桑枯。带亸长枝蕙,钱穿短贯榆。
    暄和生野菜,卑湿长街芜。女浣纱相伴,儿烹鲤一呼。
    山魈啼稚子,林狖挂山都。产业论蚕蚁,孳生计鸭雏。
    泉岩雪飘洒,苔壁锦漫糊。堰限舟航路,堤通车马途。
    耶溪岸回合,禹庙径盘纡。洞穴何因凿,星槎谁与刳。
    石凹仙药臼,峰峭佛香炉。去为投金简,来因挈玉壶。
    贵仍招客宿,健未要人扶。闻望贤丞相,仪形美丈夫。
    前驱驻旌旆,偏坐列笙竽。刺史旟翻隼,尚书履曳凫。
    学禅超后有,观妙造虚无。髻里传僧宝,环中得道枢。
    登楼诗八咏,置砚赋三都。捧拥罗将绮,趋跄紫与朱。
    庙谟藏稷契,兵略贮孙吴。令下三军整,风高四海趋。
    千家得慈母,六郡事严姑。重士过三哺,轻财抵一铢。
    送觥歌宛转,嘲妓笑卢胡。佐饮时炮鳖,蠲酲数鲙鲈。
    醉乡虽咫尺,乐事亦须臾。若不中贤圣,何由外智愚。
    伊予一生志,我尔百年躯。江上三千里,城中十二衢。
    出多无伴侣,归只对妻孥。白首青山约,抽身去得无。

    2023-10-31
  • 题九华山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2023-11-18
  • 赠方处士兼以写别

    天与云鹤情,人间恣诗酒。龙宫奉采觅,澒洞一千首。
    清如南薰丝,韵若黄钟吼。喜于风骚地,忽见陶谢手。
    籍籍九江西,篇篇在人口。芙蓉为芳菲,未落诸花后。
    所知心眼大,别自开户牖。才力似风鹏,谁能算升斗。
    无营傲云竹,琴帙静为友。鸾凤戢羽仪,骐骥在郊薮。
    镜湖春水绿,越客忆归否。白衣四十秋,逍遥一何久。
    此身无定迹,又逐浮云走。离思书不穷,残阳落江柳。

    2023-11-19
  • 迎孙刺史

    昔日郎君今刺史,朱元依旧守朱门。
    今朝竹马诸童子,尽是当时竹马孙。

    2023-12-04
  •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2023-12-05
  • 酬别江主簿屯骑

    有客告将离,赠言重兰蕙。
    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
    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
    毛公与朱亥,俱在信陵门。
    赵瑟凤凰柱,吴醥金罍樽。
    我有北山志,留连为报恩。
    夫君皆逸翮,抟景复凌骞。
    白云间海树,秋日暗平原。
    寒虫鸣趯趯,落叶飞翻翻。
    何用赠分手,自有北堂萱。

    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