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杂诗·漫漫秋夜长

魏晋 · 曹丕

其一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其二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0)
纠错/补充

杂诗·漫漫秋夜长翻译和注释

译文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漫漫的秋夜多么深长,烈烈的北风吹来正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躺在床上辗转不能睡,披衣而起徘徊在前堂。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徘徊不定时光忽已久,白露渐渐浸湿我衣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俯视池中清水起微波,仰看空中皎皎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心星噣星排列呈纵横,银河转而流向正西方。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草虫的叫声多么可悲,鸿雁孤独地向南飞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内心闷闷不乐忧愁多,连续不断地思念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想要高飞何处得双翅,想要渡河河面无桥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面对长风而微微叹息,忧思不尽断我腹中肠。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西北天空有一朵浮云,耸立无依形状如车盖。

惜我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可惜浮云没遇好时机,恰巧与突起的暴风遇。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暴风吹我飘行到东南,南行来到吴郡会稽郡。

吴会非吾乡,安能久留滞。
吴会二郡不是我故乡,如何能够在此久停留。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抛开忧愁不必说其他,客子身居异乡畏人欺。

注释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烈烈:风吹过之声。

展转不能寐(mèi),披衣起彷(páng)(huáng)
展转:展同辗,指睡觉时翻来覆去。寐:入睡。彷徨:徘徊,犹豫不决,心神不定。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cháng)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天汉:指银河。西流:指银河由西南转而向正西流转,表示已是夜深时分。三五:指星。三指心星,五指噣星。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xiáng)

(yù)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郁郁:苦闷忧伤。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济:渡。梁:桥。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中:同“衷”。中肠:谓腹中之肠,喻愁苦之甚。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浮云:漂浮的云。亭亭:耸立而无所依靠的样子。车盖:车蓬。

惜我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时不遇:没遇到好时机。适:正值,恰巧。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行行:走了又走,这里是极言漂泊之远。吴会:指吴郡与会稽郡,今江、浙一带。

吴会非吾乡,安能久留滞(zhì)
滞:停留。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弃置勿复陈:此为乐府诗套语。弃置:放在一边。陈:叙说。畏人:言客子力单,怕被他人所欺。

赏析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我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吾乡,安能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用“杂诗”做题名,开始于建安时期。《文选》李善注解释这一题名说:“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也就是说,触物兴感,随兴寓言,总杂不类。所以,题为“杂诗,等于是无题,赋物言情,都是比较自由的。曹丕这两首杂诗则是抒写他乡游子的情怀。

  建安时期风气之一,是诗人喜作代言体诗。即揣摩客观人物的情怀代其抒情。曹丕是其中突出一个,如他的《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是代新婚者抒情,《寡妇诗》是代阮璃的遗孀抒情,《代刘勋妻王氏杂诗》是代弃妇抒情。《杂诗二首》也属于这一类,不过是代游子抒怀而已。它的高妙在于能真切地抒写出他乡游子的情怀与心境,其中自不妨有作者自身的感受,却并不限于作者一身,这是与自抒己情的抒情诗不尽相同的。

  第一首的主要特色在善用赋笔,也就是善用白描的手法写情。诗人先不点明主题,开篇用了整整十二句诗,即占全诗三分之二的篇幅,着意描写主人公夜不安席、徒倚彷徨的情态。诗人将主人公置于秋夜的大背景中,用环境的丰富拓开一介广阔的描写空间,得以从容落笔,淋漓写情,整个画面情景相生,气氛浓郁。

  诗从季节、辰侯发端。 “古诗云:“愁多知夜长”。思心愁绪满怀的人最不耐长夜的煎熬,而飒飒秋风自又分外增一层凄凉之感。首二句表面看来纯系景语,实际其中已隐含一愁人在,与三、四二句水乳交融,这是行笔入神的地方。人未见而神已出,全在诗句中酝酿的一种气氛,妙在虽不明言,却真切可感。三、四两句接着写出主人公心神不定,辗转难眠。五、六两句写主人公的思怀太深沉了,太专一了,竟然感觉不出时光的流逝,不知已徘徊了许久时间,露水都把衣衫沾湿了。虽只两何诗,却极传深思痴想之神。他低头游目,只有清澄的池水在月色下滚动鳞鳞的波光;仰头纵观,也无非明月当头,夜色深沉,银河已向西倾颓,寥廓的夜空上镶嵌一天星斗。第七至第十这四句诗笔笔写景,却笔笔无不关情。主人公那一种百无聊赖、寂寞孤独之感,直从字里行间泛溢出来,与开端两句同样具有以景传情之妙。“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恰在此时此境,又是秋虫的阵阵悲鸣送入耳鼓,失群的南飞孤雁闯入眼帘,无不触物伤情,频增思怀愁绪。整个这一大段,以悠然的笔调一笔笔描来,情景如见,气氛愈酿愈浓。

  经过上面这一段高妙笔墨的描述,主人公思深忧重的情态已如在眼前。这时诗人才将笔头轻轻掉入主题:“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二句便有千钧之重。这力量不是来自两句直述语本身,而是来自前面那一大段精采的铺垫描写。那深愁难遣、寝息不安、孤寂无聊的形象,已把乡思推到了极点,因而使这二句平淡的叙语具有了画龙点睛的妙用,与前面的情景相映益彰。由此也可以悟出古诗章法的奥妙。诗人并没有就此打住,继续从欲归不能这个侧面展拓一笔:“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强烈的归乡愿望,更反衬出乡思的深浓。而还乡无望,把主人公推入更深的悲哀,因而只有向风长叹,肝肠断绝了,这个结尾余味悠然,余情袅袅,颇有余音绕梁之妙。

  第二首诗与前一首虽然都是写游子题材,却截然不同。在艺术表现上,前一首多用赋笔,这一首则多用比兴。在思想内容上,前一首着重抒写他乡游子的缠绵深挚的思乡之情,这一首则着重表现游子身处异乡的不安之感。适应这一主题的需要,前六句运用比兴的手法突出揭示了游子身不自主流落他乡的情势。诗人将比兴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贴切传神,韵味浓郁。开端二句便奕奕有神:“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一朵飘摇不定的浮云本就与游子的处境极其切合,车是古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浮云形似车盖,又分外增一层流移飘荡之感。下面每两句一层,层折而下,把游子流落他乡的遭际写得笔酣墨饱。“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浮云本难滞定一方,却又命乖时舛,恰与突起的狂风遭遇。飘风,暴起之风。以浮云遭遇狂风表现游子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奔走他乡,可谓形景切合,情理自然。因受飘风鼓荡,一去便千里迢迢,远至东南的极点了:“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句中没有一个感叹字眼,却有千回百转无限伤怀之味,“行行至吴会,无字不含远飓怨尤之意。这六句诗笔在浮云,意在游子,形象鲜明,意蕴沉深,耐人玩味。古人说诗写得好,要“意象俱足”,这几笔足以当之。

  开篇这六句诗中饱含对命运的哀怨。这哀怨固然来自游子飘泊之感,然而在这首诗中尤其是来自他乡难以驻足的怨愤。这就成为下文写游子异乡不安之感的先行之神。诗歌运笔前文能成后文先行之神,便前后关锁紧密,境界浑融,意浓味足。因此下文落笔便较为轻易了:“吴会非我乡,安能久留滞“。吴郡、会稽这两个地方不是我的家乡,怎么能长久呆在这里!虽只是一种态度决绝的声音,这声音的背后却不知含有多少怨苦与愤懑。妙在千言万语已经涌到嘴边,却没有一宗宗倾诉出来,而只化为一句决绝的声音,表现出极其复杂的感情,饶有余味。末二句用了同样的手法:“弃置莫复陈,客子常畏人。”丢开不要说了,作客他乡是不能不“常畏人”的。游子驻足他乡,人地两生,孤立无援,落脚与谋生都不能不向人乞求,看人眼色。这极为复杂的感受只用“畏人”二字表现出来,有含蕴无穷之感。

  异乡不安之感,也是游子歌咏的老主题。《诗经·王风·葛藟》说:“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谓他人母,亦莫我有。”“谓他人昆,亦莫我闻。’’写尽了游子处他乡求告无门的境遇。汉乐府《艳歌行》中所写流宕在他县的兄弟几人要算遭遇较好的了,碰到个热情的女主人还为他们缝补破衣服,但已遭到男主人的猜忌与斜眼,害得他们不得不表白:“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不过曹丕这一首没有像《诗经》、汉乐府那样,做某些细节的具体描绘,而是全用高度概括的笔墨,发挥虚笔的妙用。写得虚了,似乎说得少了,实际上概括得更深广,启人想象更多,包蕴的内容更丰富了。虚、实各有其妙用,艺术的辩证法总是如此。

参考资料:

1、李景华 .三曹诗文赏析集 :巴蜀书社 ,1988年 :71-76页 .

杂诗·漫漫秋夜长拼音版

qí yī
màn màn qiū yè zhǎng ,liè liè běi fēng liáng 。
niǎn zhuǎn bú néng mèi ,pī yī qǐ páng huáng 。
páng huáng hū yǐ jiǔ ,bái lù zhān wǒ shang 。
fǔ shì qīng shuǐ bō ,yǎng kàn míng yuè guāng 。
tiān hàn huí xī liú ,sān wǔ zhèng zòng héng 。
cǎo chóng míng hé bēi ,gū yàn dú nán xiáng 。
yù yù duō bēi sī ,mián mián sī gù xiāng 。
yuàn fēi ān dé yì ,yù jì hé wú liáng 。
xiàng fēng zhǎng tàn xī ,duàn jué wǒ zhōng cháng 。

qí èr
xī běi yǒu fú yún ,tíng tíng rú chē gài 。
xī zāi shí bú yù ,shì yǔ piāo fēng huì 。
chuī wǒ dōng nán háng ,háng háng zhì wú huì 。
wú huì fēi wǒ xiāng ,ān dé jiǔ liú zhì 。
qì zhì wù fù chén ,kè zǐ cháng wèi ré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杂诗·漫漫秋夜长作者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的儿子。公元二二○年代汉称帝,即历史上所说的魏文帝。曹丕继承其父曹操的事业,在经营国家、发展中原地区的生产方面,也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他维护豪族利益,建立了所谓「九品中正法」,为自此以后四、五百年间腐朽反动的士族门阀制度开了头,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很坏的。曹丕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都喜爱文学,都是建安时期文学方面的积极创作者和热心提倡者。曹丕诗文的风格悲婉凄清、低回纤弱。《文心雕龙》曾说「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沈德潜曾说「子桓诗有文士气」,大约都是指的这个意思。总的说来,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不如其父与其弟。但就论说文而言,曹丕的成就比其弟曹植为高,有名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专篇著作。曹丕的著作有辑本《魏文帝集》,诗歌注本以黄节的《魏文帝诗注》略为详备。

精彩推荐

  • 长门怨(雨滴长门秋夜长)

    【长门怨】 雨滴长门秋夜长, 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 拭却千行更万行。

    2023-08-05
  • 杂诗六首·其一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 秋夜长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2023-09-03
  • 杂曲歌辞。秋夜长

    秋天如水夜未央,天汉东西月色光。愁人不寐畏枕席,
    暗虫唧唧绕我傍。荒城为村无更声,起看北斗天未明。
    白露满田风褭褭,千声万声鹖鸟鸣。

    2023-09-03
  • 杂诗四首

    抱薰心常焦,举旆心常摇。天长地自久,欢乐能几朝。
    君看西陵树,歌舞为谁娇。
    山闲苦积雨,木落悲时遽。赏心凡几人,良辰在何处。
    触石满堂侈,洒我终夕虑。客鸟怀主人,衔花未能去。
    剖珠贵分明,琢玉思坚贞。要君意如此,终始莫相轻。
    问子青霞意,何事留朱轩。自言心远俗,未始迹辞喧。
    过蒙良时幸,侧息吏途烦。簪缨非宿好,文史弃前言。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白云惭幽谷,清风愧泉源。
    十年兹赏废,佳期今复存。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默念群疑起,玄通百虑清。初心灭阳艳,复见湛虚明。
    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2023-09-10
  • 杂诗三首(一本连前春闺作杂诗四首)

    落叶惊秋妇,高砧促暝机。蜘蛛寻月度,萤火傍人飞。
    清镜红埃入,孤灯绿焰微。怨啼能至晓,独自懒缝衣。
    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
    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2023-09-11
  • 春闺(一本连后杂诗三首作杂诗四首)

    铁马三军去,金闺二月还。边愁离上国,春梦失阳关。
    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岁华空自掷,忧思不胜颜。

    2023-09-11
  • 杂诗二首

    家居五原上,征战是平生。独负山西勇,谁当塞下名。
    死生辽海战,雨雪蓟门行。诸将封侯尽,论功独不成。
    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
    死生在片议,穷达由一言。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

    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