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河广

先秦 · 诗经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0)
纠错/补充

河广翻译和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支苇筏可飞航。谁说宋国太遥远?踮起脚跟即在望。谁说黄河广又宽?其间难容一小船。谁说宋国太遥远?赶去尚及吃早餐。

注释⑴河:黄河。⑶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⑶跂(qǐ):古通“企”,踮起脚尖。予:而。⑷曾:乃,竟;刀: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⑸崇朝: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鉴赏

  奇特的夸张,往往能在出人不意之中,发挥令人拍案叫绝的强烈感染效果。

  所以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状摹北方冬日之飞雪,便出口呼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2]”如“席”之雪铺天而降,那是怎样一种旋转朔风的天地壮观!若非夸张,不可能有这种惊心动魄的奇境跃现。西方一位作家,赞叹祖国大地之肥沃,便忽生奇思:“你就是在那里插上一根车杠,也会长出枝叶来!”大地之丰饶,正是借助这匪夷所思的夸张,造出了只有在神话中才可见到的奇迹。那摇曳着绿叶青枝的无数“车杠”,该带给人无限的惊奇和狂喜。

  《卫风·河广》之传诵千古,所得力者亦在其夸张之奇特。诗中的主人公,按《毛序》旧说当是归于卫国的卫文公之妹宋襄公之母,因为思念儿子,又不可违礼往见,故有是诗之作;现代的研究者多不从此说,而定其为客旅在卫的宋人,急于归返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因为在卫与宋国之间,横亘着壮阔无涯的黄河,诗之开篇即从对黄河的奇特设问发端——“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发源于“昆仑”的万里大河,在古人心目中本是“上应天汉”的壮浪奇川。当它从天泻落,如雷奔行,直闯中原大地之际,更有“览百川之弘壮”、“纷鸿踊而腾鹜”之势。对这样一条大河,发出否定式的“谁谓河广”之问,简直无知得可笑。但是,诗中的主人公非但不以此问为忤,而且断然作出了傲视旷古的回答:“一苇杭之!”他竟要驾着一支苇筏,就将这横无际涯的大河飞越——想像之大胆,因了“一苇”之夸张,而具有了石破天惊之力。

  凡有奇特夸张之处,必有超乎寻常的强烈情感为之凭借。诗中的主人公为什么面对黄河,会断然生发“一苇杭之”的奇想?那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此刻正升腾着无可按抑的归国之情。接着的“谁谓宋远?跂予望之”,正以急不可耐的思乡奇情,推涌出又一石破天惊的奇思。为滔滔黄河横隔的遥远宋国,居然在踮脚企颈中即可“望”见(那根本不可能),可见主人公的归国之心,已急切得再无任何障碍所可阻隔。强烈的思情,既然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力,缩小了卫、宋之间的客观空间距离;则眼前的小小黄河,则可以靠一苇之筏超越。

  所以当诗之第二章,竟又以“谁谓河广,曾不容刀”的夸张复叠时,读者便不再感到吃惊或可笑,反倒觉得这“奇迹”出现得完全合乎情理。强烈的感情不仅催发了作诗者的奇思,也催发了读诗者一起去大胆想像:夸张之荒谬已被情感之认同所消解,现实已在奇情、奇思中“变形”。此刻出现在你眼中的主人公形象,当然已不再是隔绝在黄河这边徙倚的身影,而早以“一苇”越过“曾不容刀”的大河,化作在所牵念的家里欣然“朝食”的笑颜了。

  以突兀而来的发问,和奇特夸张的答语构成全诗,来抒泻客旅之人不可遏制的思乡奇情,是《河广》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否定式的发问,问得如一泻汪洋的黄河怒浪之逆折;石破天惊的夸张,应答得如砥柱中流的峰峦之耸峙。其间所激荡排奡着的,便是人类所共有的最深切的思乡之情,它不能不令千古读者为之而动容。

解析

  这首诗应该是客居卫国的宋人表达自己还乡心情急迫的思乡诗作。

  诗文内容简单,诗义明显,需要解释的地方并不多。

  大家在欣赏这首诗时一定注意到了它的夸张修辞手法,这是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官仓老鼠大如斗”、还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些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著名诗句。

  作为文艺创作,为增强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运用适当的艺术夸大手法和比喻是可行的。但是超越蔓延到其它领域就是可笑又荒唐的,就将沦为说大话吹牛皮这些现代文明人非常反感和鄙视的陋习。

  中国式文人多有这种坏毛病,分不清楚文艺和现实的界限,在日常工作生活甚至严肃的科技领域也保留了严重的联想、夸张、模糊的思维特点,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必须克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落后的农业社会的文化特点,在今天这个现代工商文明方兴未艾的时代,这种过时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模式是非常不可取的。

河广拼音版

shuí wèi hé guǎng ?yī wěi háng zhī 。shuí wèi sòng yuǎn ?qí yǔ wàng zhī 。

shuí wèi hé guǎng ?céng bú róng dāo 。shuí wèi sòng yuǎn ?céng bú chóng chá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河广作者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编集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诗经》305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②孔子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8岁。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体例分类《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思想内容《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艺术成就及其影响《周礼·春官·大师》云:「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诗在《毛诗序》中又作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例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都是赋体:前者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又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比体:前者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淫乱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另如《周南·关雎》、《魏风·伐檀》都是兴体:前者以贞鸟雎鸠的「关关」叫声起兴,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隶们的「坎坎」伐木声起兴,联想到奴隶主阶级的不劳而获。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赋而比也」,有「比而兴也」,还有「兴而比也」。如《卫风·氓》是赋体,但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显然是「兴而比也」。另如《卫风·硕人》,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庄姜美貌,但其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传神地表现出庄姜的天生丽质,这显然又是「赋而比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精彩推荐

  • 怀园引(鸿飞从万里)

    【怀园引】 鸿飞从万里,飞飞河岱起。 辛勤越霜雾,联翩溯江汜。 去旧国,违旧乡,旧山旧海悠且长。 回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 登楚都,入楚关,楚地萧瑟楚山寒。 岁去冰未已,春来雁不还。 风肃幌兮露濡庭,汉水初绿柳叶青。 朱光蔼蔼云英英,离禽喈喈又晨鸣。 菊有秀兮松有蕤,忧来年去容发衰。 流阴逝景不可追,临堂危坐怅欲悲。 轩鸟池鹤恋阶墀,岂忘河渚捐江湄。 试托意兮向芳荪,心绵绵兮属荒樊。 想绿苹兮既冒沼,念幽兰兮已盈园。 夭桃晨暮发,春莺旦夕喧。 青苔芜石路,宿草尘蓬门。 邅吾游夫鄢郢,路修远以萦纡。 羌故园之在目,江与汉之不可逾。 目还流而附音,候归烟而托书。 还流兮潺湲,归烟容裔去不旋。 念卫风于河广,怀邶诗于毖泉。 汉女悲而歌飞鹄,楚客伤而奏南弦。 或巢阳而望越,亦依阴而慕燕。 咏零雨而卒岁,吟秋风以永年。

    2023-07-23
  • 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2023-08-30
  • 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王生今才子,时辈咸所仰。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
    驱车到关下,欲往阻河广。满日徒春华,思君罢心赏。
    开门见太华,朝日映高掌。忽觉莲花峰,别来更如长。
    无心顾微禄,有意在独往。不负林中期,终当出尘网。

    2023-09-23
  • 送张管书记(一作送张管记从军)

    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鼓鼙。日寒关树外,峰尽塞云西。
    河广篷难度,天遥雁渐低。班超封定远,之子去思齐。

    2023-09-30
  • 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

    少读黄帝书,肯不笑机事。意犹负深衷,未免名迹累。
    厌贫学干禄,欲徇宾王利。甘为风波人,岂复江海意。
    担簦平台下,是日饮羁思。逢君道寸心,暂喜一交臂。
    绪言未及竟,离念已复至。甯陵望南丘,云雨成两地。
    途殊迹方间,河广流且驶。暮帆望不及,览赠心欲醉。
    爱君如金锡,昆弟皆茂异。奕赫连丝衣,荣养能锡类。
    君子道未长,深藏青云器。巨鳞有纵时,今日不足议。
    唯当加餐饭,好我袖中字。别离动经年,莫道分首易。

    2023-10-02
  • 赠妇诗三首

    其一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
    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其二
    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
    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

    其三
    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
    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
    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遗思致款诚。
    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
    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
    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2023-12-16
  • 赠秀才入军

    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
    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鸳鸯于飞,啸侣命俦。朝游高原,夕宿中洲。
    交颈振翼,容与清流。咀嚼兰蕙,俛仰优游。

    泳彼长川,言息其浒。陟彼高冈,言刈其楚。
    嗟我征迈,独行踽踽。仰彼凯风,涕泣如雨。

    泳彼长川,言息其沚。陟彼高冈,言刈其杞。
    嗟我独征,靡瞻靡恃。仰彼凯风,载坐载起。

    穆穆惠风,扇彼轻尘。奕奕素波,转此游鳞。
    伊我之劳,有怀遐人。寤言永思,寔钟所亲。

    所亲安在,舍我远迈。弃此荪芷,袭彼萧艾。
    虽曰幽深,岂无颠沛。言念君子,不遐有害。

    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
    思欲登仙,以济不朽。缆辔踟蹰,仰顾我友。

    我友焉之,隔兹山梁。谁谓河广,一苇可航。
    徒恨永离,逝彼路长。瞻仰弗及,徙倚彷徨。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盻生姿。

    携我好仇,载我轻车。南凌长阜,北厉清渠。
    仰落惊鸿,俯引渊鱼。盘于游田,其乐只且。

    凌高远盻,俯仰咨嗟。怨彼幽絷,室迩路遐。
    虽有好音,谁与清歌。虽有姝颜,谁与发华。
    仰讯高云,俯托轻波。乘流远遁,抱恨山阿。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春木载荣,布叶垂阴。
    习习谷风,吹我素琴。交交黄鸟,顾俦弄音。
    感悟驰情,思我所钦。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萋萋绿林,奋荣扬晖。
    鱼龙瀺灂,山鸟羣飞。驾言出游,日夕忘归。
    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2023-12-16
  • 怀园引

    鸿飞从万里,飞飞河岱起。
    辛勤越霜雾,联翩溯江汜。
    去旧国,违旧乡,旧山旧海悠且长。
    回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
    登楚都,入楚关,楚地萧瑟楚山寒。
    岁去冰未已,春来雁不还。
    风肃幌兮露濡庭,汉水初绿柳叶青。
    朱光蔼蔼云英英,离禽喈喈又晨鸣。
    菊有秀兮松有蕤,忧来年去容发衰。
    流阴逝景不可追,临堂危坐怅欲悲。
    轩鸟池鹤恋阶墀,岂忘河渚捐江湄。
    试托意兮向芳荪,心绵绵兮属荒樊。
    想绿苹兮既冒沼,念幽兰兮已盈园。
    夭桃晨暮发,春莺旦夕喧。
    青苔芜石路,宿草尘蓬门。
    邅吾游夫鄢郢,路修远以萦纡。
    羌故园之在目,江与汉之不可逾。
    目还流而附音,候归烟而托书。
    还流兮潺湲,归烟容裔去不旋。
    念卫风于河广,怀邶诗于毖泉。
    汉女悲而歌飞鹄,楚客伤而奏南弦。
    或巢阳而望越,亦依阴而慕燕。
    咏零雨而卒岁,吟秋风以永年。

    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