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代 · 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0)
纠错/补充

人日寄杜二拾遗翻译和注释

译文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春天到来,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本该令人愉悦,但飘泊异地的游子却被撩动了乡愁。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与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难以预料。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不可能知道此时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

注释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人日: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正月初七。农历正月初七。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fān)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远蕃:蜀。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书剑:喻文武。

龙钟还忝(tiǎn)二千石,愧(kuì)尔东西南北人。
二千石:汉太守官俸二千石。东西南北人:丘曾称“今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也”,指四方奔走。

赏析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此诗是高适在蜀州刺史任上寄怀杜甫之作。人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日。杜二,即杜甫。杜甫居成都时,高适与之过从甚密,此诗慰故人思乡之情,发世事难料之叹,抒无所作为之憾。

  全诗每四句一段,共分三段。每段换韵,开头是平声阳韵,中间是仄声御韵,末段是平声真韵。“人日题诗寄草堂”,起句便单刀直入点题。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此节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遥怜故人思故乡”,“遥怜”的“怜”,正是表示二人感情的字眼,通篇都围绕这“怜”字生发展开。“思故乡”,既是从自己说,也是从杜甫说,满目疮痍的中原,同是他们的故乡。紧接着“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便是这思乡情绪的具体形容。春天到时,柳叶萌芽,梅花盛开,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但在飘泊异地的游子心中,总是容易撩动乡愁,而使人“不忍见”,一见就“断肠”,感情不能自已了。

  中间四句是诗意的拓展和深化,有不平,有忧郁,又有如大海行舟、随波飘转、不能自主的渺茫与怅惘,感情是复杂的。换用仄声韵,正与内容十分协调。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预”是参与朝政之意。尽管如此,诗人的爱国热忱却未衰减,面对动荡不已的时局,自然是“心怀百忧复千虑”了。当时,不仅安史叛军在中原还很猖獗,即就蜀中局势而言,也并不平静,此诗写后的两三个月,便发生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这“百忧千虑”,也正是时局艰难的反映。杜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是很深刻地领会到高适这种复杂情思的。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此忧之深,虑之远,更说明国步艰难,有志莫申。深沉的感喟中,隐藏了内心无限的哀痛。

  瞻望未来,深感渺茫,回顾往昔,事难前定。这就自然地逗出了末段。“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诗人早年曾隐身“渔樵”《封丘作》,“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这“愧”的内涵是丰富的,它蕴含着自己匡时无计的孤愤,和对友人处境深挚的关切。这种“愧”,更见得两人交谊之厚,相知之深。

  这首诗,没有华丽夺目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浑朴自然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那抑扬变换的音调,很好地传达了起伏跌宕的感情。像这种“直举胸情,匪傍书史”的佳作,可算是汉魏风骨的嗣响。

人日寄杜二拾遗拼音版

rén rì tí shī jì cǎo táng ,yáo lián gù rén sī gù xiāng 。 liǔ tiáo nòng sè bú rěn jiàn ,méi huā mǎn zhī kōng duàn cháng ! shēn zài nán fān wú suǒ yù ,xīn huái bǎi yōu fù qiān lǜ 。 jīn nián rén rì kōng xiàng yì ,míng nián rén rì zhī hé chù ? yī wò dōng shān sān shí chūn ,qǐ zhī shū jiàn lǎo fēng chén , lóng zhōng hái tiǎn èr qiān shí ,kuì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ré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人日寄杜二拾遗作者

高适(702?─765),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萤(刻苦攻读)」。天宝三年(744)秋,与李白、杜甫相会,共同饮酒赋诗,以抒襟抱。天宝八年(749),由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就弃职而去,客游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协助哥舒翰守潼关以抵抗叛军。后受唐玄宗赏识,连升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至德二年(757),因围攻永王璘有功,得唐肃宗嘉许,官职累进,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有《高常待集》。

精彩推荐

  • 留别王卢二拾遗

    此别不可道,此心当报谁。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
    误作好文士,只令游宦迟。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2023-09-14
  • 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2023-09-25
  • 赠杜二拾遗

    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
    听法还应难,寻经剩欲翻。草玄今已毕,此外复何言。

    2023-09-26
  • 雨后公超谷北原眺望寄高拾遗

    崖口雨足收,清光洗高天。虹蜺敛残霭,山水含碧鲜。
    远空霞破露月轮,薄云片片成鱼鳞。五陵如荠渭如带,
    目极千里关山春。朝来爽气未易说,画取花峰赠远人。

    2023-10-02
  • 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

    北风昨夜雨,江上早来凉。楚岫千峰翠,湘潭一叶黄。
    故人湖外客,白首尚为郎。相忆无南雁,何时有报章。

    2023-10-04
  • 寄杜拾遗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任生与君别,别来已多时,
    何尝一日不相思。杜拾遗,知不知?
    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
    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势攫虎豹,气腾蛟螭,
    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曹刘俯仰惭大敌,
    沈谢逡巡称小儿。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
    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郎官丛里作狂歌,
    丞相阁中常醉卧。前年皇帝归长安,承恩阔步青云端。
    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直月团栾。英才特达承天眷,
    公卿无不相钦羡。只缘汲黯好直言,遂使安仁却为掾。
    如今避地锦城隅,幕下英僚每日相随提玉壶。
    半醉起舞捋髭须,乍低乍昂傍若无。
    古人制礼但为防俗士,岂得为君设之乎。
    而我不飞不鸣亦何以,只待朝廷有知己。
    已曾读却无限书,拙诗一句两句在人耳。
    如今看之总无益,又不能崎岖傍朝市。且当事耕稼,
    岂得便徒尔。南阳葛亮为友朋,东山谢安作邻里。
    闲常把琴弄,闷即携樽起。莺啼二月三月时,
    花发千山万山里。此时幽旷无人知,火急将书凭驿使,
    为报杜拾遗。

    2023-10-04
  • 同耿湋、司空曙二拾遗题韦员外东斋花树

    绿砌红花树,狂风独未吹。光中疑有焰,密处似无枝。
    鸟动香轻发,人愁影屡移。今朝数片落,为报汉郎知。

    2023-10-08
  • 寄杜侍御

    何须服药觅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买宅但幽从索价,
    栽松取活不争钱。退朝寺里寻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
    道气清凝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学通儒释三千卷,
    身拥旌旗二十年。春巷偶过同户饮,暖窗时与对床眠。
    破除心力缘书癖,伤瘦花枝为酒颠。今日总来归圣代,
    丈人先达幸相怜。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