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富人之子翻译和注释
译文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齐国有个富人,家里有很多钱,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很笨,儿子的父亲又不教他。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一天,艾子对富人说:“您的儿子虽然很好,但(您的儿子)不通事务,他日后怎么能够持家呢?”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富人大怒道:“我的儿子,聪明并且具有各种本领,怎么会不了解世间的各种事务呢?”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艾子说:“不如试一试他,只要问你的儿子,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知道,我承担造谣的罪名。”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父亲就叫他的儿子来问他,儿子笑嘻嘻地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米是从布袋里取来的。”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富人神情变得严肃,改变面容说:“儿子(你)太笨了,难道不知道米是从田中来的吗?”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艾子说:“不是他的父亲不生他的儿子(有这样的父亲,儿子怎么会不笨呢)。”
注释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累:积攒、拥有。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hé)能克其家?”
克:胜任。曷﹕何,怎能。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敏:灵敏,聪明。多能:多种本领。恃:依靠,指具有。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妄言:乱说,造谣。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以:从。
其父愀(qiǎo)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改容,改变面色。甚:十分,很。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赏析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讽刺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法,更说明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孩子不可以娇生惯养,否则对他很不利,因此教育方法也很重要。
富人之子拼音版
qí yǒu fù rén ,jiā lèi qiān jīn 。qí èr zǐ shèn yú ,qí fù yòu bú jiāo zhī 。yī rì ,ài zǐ wèi qí fù yuē :“jun1 zhī zǐ suī měi ,ér bú tōng shì wù ,tā rì hé néng kè qí jiā ?”
fù nù yuē :“wú zhī zǐ mǐn ér qiě shì duō néng ,qǐ yǒu bú tōng shì wù zhě yē ?”
ài zǐ yuē :“bú xū shì zhī tā ,dàn wèn jun1 zhī zǐ ,suǒ shí zhě mǐ ,cóng hé lái ?ruò zhī zhī ,wú dāng wàng yán zhī zuì 。”
fù suí hū qí zǐ wèn zhī 。qí zǐ xī rán xiào yuē :“wú qǐ bú zhī cǐ yě ?měi yǐ bù náng qǔ lái 。”
qí fù qiǎo rán gǎi róng yuē :“zǐ zhī yú shèn yě !bǐ mǐ bú shì tián zhōng lái ?”
ài zǐ yuē :“fēi qí fù bú shēng qí z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富人之子作者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还朝任职,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期。他强调改革吏治,反对骤变。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因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从熙宁四年(1071)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每到一处,多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诗句深文周纳,罗织罪名,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狱。5个月后被贬黄州为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94)哲宗立,任用司马光,废除新法。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由于与当政者政见不合,再次请调外任。先后任杭州、颍州、扬州知州。后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待读两学士。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后,苏轼又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死于常州。宋孝宗时追谥文忠。苏轼政治上几经挫折,始终对人生和美好事物有着执着的追求。他的思想主体是儒家思想,又吸收释老思想中与儒家相通的部分,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文学主张与欧阳修相近。要求有意而言,文以致用。重视文学的艺术价值。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创作以诗歌为多,计)2700余首,题材丰富多样。诗中表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特别是对农民的同情。如《荔枝叹》、《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五禽言》、《吴中田妇叹》等。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写得精警有新意,耐人寻味。如《有美堂暴雨》、《题西林壁》等。诗歌还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画面,无事不可入诗。写物传神,奔放灵动,触处生春,极富情韵,成一代之大观。散文成就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谈史议政的文章气势磅礴,善于腾挪变化。叙事记游的散文既充满诗情画意,又深含理趣。《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其代表作品。词作多达三百四五十首,突破了相思离别、男欢女爱的藩篱,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抒写报国爱民的情怀。「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包括对农民生活的表现。词风大多雄健激昂,顿挫排宕。语言和音律上亦有创新。「指出向上一路,而新天下耳目」。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创了豪放词派。代表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爱情词、咏物词均有佳作,表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传世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