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采蘋

先秦 · 诗经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0)
纠错/补充

采蘋翻译和注释

英文译文

she gathers the large duckweed ,by the banks of the stream in the southern valley .she gathers the pondweed ,in those pools left by the floods .she deposits what she gathers ,in her square baskets and round onesshe boils it ,in her tripods and pans .she sets forth her preparations ,under the window in the ancestral chamber .who superintends the business ?it is reverent young lady .

译文及注释

译文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篓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有那锅儿与那釜。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今儿谁是主祭人?少女恭敬又虔诚。

注释⑴苹:多年生水草,可食。⑵藻:水生植物。一说水豆。⑶行潦(xíng lǎo):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⑷筥(jǔ举):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⑸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⑹锜:有三足的锅。釜:无足锅。⑺奠:放置。⑻宗室:宗庙、祠堂。牖(yǒu有):窗户。⑼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⑽有:语首助词,无义。齐(zhāi斋):美好而恭敬,“斋”之省借。季:少、小。

鉴赏

  《左传·隐公三年》将其与《采蘩》、《行苇》、《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学者受“诗教”的影响。根据《礼记·昏义》为说,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惟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认为诗中所谓“季女”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兰”同为一人,均是指周武王元妃邑姜,此诗即是赞美邑姜之作。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是描写女奴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这更符合诗意。

  根据文献可以知道,在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祖先,同时学习婚后的有关礼节。这时,奴隶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整治祭具、设置祭坛,奔走终日、劳碌不堪,这首诗就是描写她们劳动过程的。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苹菜、采水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

  俗话说:“上供神吃,心到佛知。”这些普普通通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却蕴积着人们的寄托和希冀,因而围绕祭祀的一切活动都无比虔诚、圣洁、庄重,正如《左传·隐公三年》所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因此,诗人不厌其烦,不惜笔墨,层次井然地叙写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将繁重而又枯燥的劳动过程描写得绘声绘色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主要源于问答体的章法,而其主要构成因素就是五个“于以”的运用,正如吴闿生《诗意会通》引旧评所云:“五用‘于以’字,有‘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势。”全诗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而五个“于以”的具体含意又不完全雷同,连绵起伏,摇曳多姿,文末“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戛然收束,奇绝卓特,烘云托月般地将季女的美好形象展现给读者。

采蘋拼音版

yú yǐ cǎi pín ?nán jiàn zhī bīn 。yú yǐ cǎi zǎo ?yú bǐ háng liáo 。

yú yǐ shèng zhī ?wéi kuāng jí jǔ 。yú yǐ xiāng zhī ?wéi yǐ jí fǔ 。

yú yǐ diàn zhī ?zōng shì yǒu xià 。shuí qí shī zhī ?yǒu qí jì nǚ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采蘋作者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编集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诗经》305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②孔子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8岁。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体例分类《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思想内容《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艺术成就及其影响《周礼·春官·大师》云:「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诗在《毛诗序》中又作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例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都是赋体:前者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又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比体:前者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淫乱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另如《周南·关雎》、《魏风·伐檀》都是兴体:前者以贞鸟雎鸠的「关关」叫声起兴,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隶们的「坎坎」伐木声起兴,联想到奴隶主阶级的不劳而获。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赋而比也」,有「比而兴也」,还有「兴而比也」。如《卫风·氓》是赋体,但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显然是「兴而比也」。另如《卫风·硕人》,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庄姜美貌,但其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传神地表现出庄姜的天生丽质,这显然又是「赋而比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精彩推荐

  • 馆娃宫怀古五绝

    绮閤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郑妲无言下玉墀,夜来飞箭满罘罳。
    越王定指高台笑,却见当时金镂楣。
    半夜娃宫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
    西施不及烧残蜡,犹为君王泣数行。
    素袜虽遮未掩羞,越兵犹怕伍员头。
    吴王恨魄今如在,只合西施濑上游。
    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绮罗身。
    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 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2023-08-30
  •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浦烟函夜色,冷日转秋旻.自有沈碑石,清光不照人。
    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来。只今谁善舞,莫恨发阳台。
    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
    晚来渔父喜,罾重欲收迟。恐有长江使,金钱愿赎龟。
    去指龙沙路,徒悬象阙心。夜凉无远梦,不为偶闻砧。
    霁云疏有叶,雨浪细无花。隐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好日当秋半,层波动旅肠。已行千里外,谁与共秋光。
    润色非东里,官曹更建章。宦游难自定,来唤棹船郎。
    夜江清未晓,徒惜月光沉。不是因行乐,堪伤老大心。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静听江叟语,俱是厌兵人。
    箭漏日初短,汀烟草未衰。雨馀虽更绿,不是采蘋时。
    山雨夜来涨,喜鱼跳满江。岸沙平欲尽,垂蓼入船窗。
    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
    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尽知行处险,谁肯载时轻。
    云密连江暗,风斜著物鸣。一杯真战将,笑尔作愁兵。
    柳拂斜开路,篱边数户村。可能还有意,不掩向江门。
    不识桓公渴,徒吟子美诗。江清唯独看,心外更谁知。
    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如逢渔父问,未是独醒人。
    水涵秋色静,云带夕阳高。诗癖非吾病,何妨吮短毫。
    登舟非古岸,还似阻西陵。箕伯无多少,回头讵不能。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秋云久无雨,江燕社犹飞。却笑舟中客,今年未得归。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
    行到楚江岸,苍茫人正迷。只知秦塞远,格磔鹧鸪啼。
    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语稀。鹭鸶虽有伴,仍共影双飞。
    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有村知不远,风便数声砧。
    棹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不顾鱼多处,应防一目罗。
    渐觉江天远,难逢故国书。可能无往事,空食鼎中鱼。
    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晚晴初获稻,闲却采莲船。
    滩浅争游鹭,江清易见鱼。怪来吟未足,秋物欠红蕖。
    蛩响依莎草,萤飞透水烟。夜凉谁咏史,空泊运租船。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任君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自念平生意,曾期一郡符。岂知因谪宦,斑鬓入江湖。
    烟渚复烟渚,画屏休画屏。引愁天末去,数点暮山青。
    水天凉夜月,不是惜清光。好物随人秘,秦淮忆建康。
    古来多思客,摇落恨江潭。今日秋风至,萧疏独沔南。
    映竹疑村好,穿芦觉渚幽。渐安无旷土,姜芋当农收。
    秋风动客心,寂寂不成吟。飞上危樯立,啼乌报好音。
    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九日自佳节,扁舟无一杯。曹园旧尊酒,戏马忆高台。
    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渚禽菱芡足,不向稻粱争。静宿凉湾月,应无失侣声。
    轻云未护霜,树杪橘初黄。信是知名物,微风过水香。
    渺渺望天涯,清涟浸赤霞。难逢星汉使,乌鹊日乘槎。
    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生平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海月非常物,等闲不可寻。披沙应有地,浅处定无金。
    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
    风好来无阵,云闲去有踪。钓歌无远近,应喜罢艨艟。
    吴疆连楚甸,楚俗异吴乡。漫把尊中物,无人啄蟹筐。
    岸绿野烟远,江红斜照微。撑开小渔艇,应到月明归。
    雨馀江始涨,漾漾见流薪。曾叹河中木,斯言忆古人。
    叶舟维夏口,烟野独行时。不见头陀寺,空怀幼妇碑。
    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
    坠露晓犹浓,秋花不易逢。涉江虽已晚,高树搴芙蓉。
    舟航依浦定,星斗满江寒。若比阴霾日,何妨夜未阑。
    近戍离金落,孤岑望火门。唯将知命意,潇洒向乾坤。
    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有人还采掇,何必在春期。
    夕景残霞落,秋寒细雨晴。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堤坏漏江水,地坳成野塘。晚荷人不折,留取作秋香。
    左宦终何路,摅怀亦自宽。襞笺嘲白鹭,无意喻枭鸾。
    楼空人不归,云似去时衣。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
    白帝朝惊浪,浔阳暮映云。等闲生险易,世路只如君。
    橹慢开轻浪,帆虚带白云。客船虽狭小,容得庾将军。
    风雨正甘寝,云霓忽晚晴。放歌虽自遣,一岁又峥嵘。
    静看秋江水,风微浪渐平。人间驰竞处,尘土自波成。
    风劲帆方疾,风回棹却迟。较量人世事,不校一毫厘。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幽思正迟迟,沙边濯弄时。自怜非博物,犹未识凫葵。
    曾有烟波客,能歌西塞山。落帆唯待月,一钓紫菱湾。
    千顷水纹细,一拳岚影孤。君山寒树绿,曾过洞庭湖。
    光阔重湖水,低斜远雁行。未曾无兴咏,多谢沈东阳。
    晚菊绕江垒,忽如开古屏。莫言时节过,白日有馀馨。
    秋寒鹰隼健,逐雀下云空。知是江湖阔,无心击塞鸿。
    日落长亭晚,山门步障青。可怜无酒分,处处有旗亭。
    江草何多思,冬青尚满洲。谁能惊鵩鸟,作赋为沙鸥。
    远岸无行树,经霜有半红。停船搜好句,题叶赠江枫。
    身世比行舟,无风亦暂休。敢言终破浪,唯愿稳乘流。
    数亩苍苔石,烟濛鹤卵洲。定因词客遇,名字始风流。
    兴闲停桂楫,路好过松门。不负佳山水,还开酒一尊。
    幽怀念烟水,长恨隔龙沙。今日滕王阁,分明见落霞。
    短楫休敲桂,孤根自驻萍。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江流何渺渺,怀古独依依。渔父非贤者,芦中但有矶。
    高浪如银屋,江风一发时。笔端降太白,才大语终奇。
    细竹渔家路,晴阳看结缯。喜来邀客坐,分与折腰菱。
    幸有烟波兴,宁辞笔砚劳。缘情无怨刺,却似反离骚。
    平湖五百里,江水想通波。不奈扁舟去,其如决计何。
    数峰云断处,去岸映高山。身到韦江日,犹应未得闲。
    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未敢相邀约,劳生只自怜。
    江雨正霏微,江村晚渡稀。何曾妨钓艇,更待得鱼归。
    沙上独行时,高吟到楚词。难将垂岸蓼,盈把当江蓠。
    新野旧楼名,浔阳胜赏情。照人长一色,江月共凄清。
    愿饮西江水,那吟北渚愁。莫教留滞迹,远比蔡昭侯。
    湖口分江水,东流独有情。当时好风物,谁伴谢宣城。
    浔阳江畔菊,应似古来秋。为问幽栖客,吟时得酒不。
    高峰有佳号,千尺倚寒松。若使炉烟在,犹应为上公。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楚水苦萦回,征帆落又开。可缘非直路,却有好风来。
    远谪岁时晏,暮江风雨寒。仍愁系舟处,惊梦近长滩。

    2023-10-01
  • 和李员外与舍人咏玫瑰花寄徐侍郎

    仙吏紫薇郎,奇花共玩芳。攒星排绿蒂,照眼发红光。
    暗妒翻阶药,遥连直署香。游枝蜂绕易,碍刺鸟衔妨。
    露湿凝衣粉,风吹散蕊黄。蒙茏珠树合,焕烂锦屏张。
    留客胜看竹,思人比爱棠。如传采蘋咏,远思满潇湘。

    2023-10-10
  •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2023-10-18
  • 楚江怀古

    骚灵不可见,楚些竟谁闻。欲采蘋花去,沧州隔暮云。

    2023-11-07
  • 馆娃宫怀古五绝

    绮閤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郑妲无言下玉墀,夜来飞箭满罘罳。
    越王定指高台笑,却见当时金镂楣。
    半夜娃宫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
    西施不及烧残蜡,犹为君王泣数行。
    素袜虽遮未掩羞,越兵犹怕伍员头。
    吴王恨魄今如在,只合西施濑上游。
    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绮罗身。
    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2023-11-23
  • 诗品二十四则。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水采蘋.薄言情晤,悠悠天钧。

    20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