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初相引,余行得自娱。见轻吹鸟毳,随意数花须。
细草称偏坐,香醪懒再酤。醉归应犯夜,可怕李金吾。
陪李金吾花下饮翻译和注释
注释
①江总诗:“名山极历览,胜地殊留连。”《世说》:王卫军云:“酒正引人著胜地。”②《列子》:“徐行而云。”《庄子》:“鼓琴足以自娱。”③毳,鸟细毛也。《韩诗外传》:“背上之毛,腹下之毳。”张九龄诗:“檐风落鸟毳,窗叶挂虫丝。”④须,花心须也。潘岳《安石榴赋》:“细的点乎细须。”⑤鲍照诗:“北园有细草。”【赵注】偏称,言偏宜。公诗常用“偏”字,如偏劝、偏醒、偏秣。⑥香醪,注别见。《诗》:“无酒酤我。”⑦《前汉书》:陈孟公日醉归。《世说》: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⑧韦述《西京记》:京城街衢,有金吾晓瞑传呼,以禁夜行,唯正月十五夜,敕许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前汉·百官志》:汉武帝更中卫尉名为执金吾。颜师古注:“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备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后汉·志》应劭注:执金吾以御非常,吾,犹御也。徐陵诗云“非但执金吾”,孔奥诗云“无胜执金吾”,皆用在结句,此诗句法似之,若作“李金吾”,反直致矣。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王临川诗云:“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此与杜诗“见经吹鸟毳,随意数花须”,今意何异?予诗云:“云移鸟灭没,风霁蝶飞翻。”此与东坡“飞鸿群往,白鸟孤没”,作语何异?兹可与智者道,不可与愚者说也。
赏析
陪李金吾花下饮拼音版
shèng dì chū xiàng yǐn ,yú háng dé zì yú 。jiàn qīng chuī niǎo cuì ,suí yì shù huā xū 。xì cǎo chēng piān zuò ,xiāng láo lǎn zài gū 。zuì guī yīng fàn yè ,kě pà lǐ jīn w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陪李金吾花下饮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