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

唐代 ·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0)
纠错/补充

归嵩山作翻译和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注释⑴嵩山:五岳之一,称中岳,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⑵清川:清清的流水,当指伊水及其支流。清:一作“晴”。川:河川。带:围绕,映带。薄:草木丛生之地,草木交错曰薄。⑶去:行走。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⑷暮禽:傍晚的鸟儿。禽:一作“云”。相与:相互作伴。⑸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县,屡有兴废,荒城当为废县。临:当着。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址。⑹迢递:遥远的样子。递:形容遥远。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⑺且:将要。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户不与人来往之意。闭:一作“掩”。

创作背景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中,唐玄宗常住东都洛阳,所以王维从济州(今山东省济宁市)贬所返回后,在洛阳附近的嵩山也有隐居之所。这首诗就是他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回嵩山时所作的。

评析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

归嵩山作拼音版

qīng chuān dài zhǎng báo ,chē mǎ qù xián xián 。liú shuǐ rú yǒu yì ,mù qín xiàng yǔ hái 。
huāng chéng lín gǔ dù ,luò rì mǎn qiū shān 。tiáo dì sōng gāo xià ,guī lái qiě bì gu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归嵩山作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李林甫上台后,王维曾一度出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阳去主持考试工作。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和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公元七五六年,王维被攻陷长安的安禄山叛军所俘,他服药取痢,佯称瘖疾,结果被安禄山「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平叛后,凡做伪官的都判了罪,但王维因在被俘期间作《凝碧池》诗怀念朝廷、痛骂安禄山,得到唐肃宗的赞许,加之平乱有功的胞弟王缙极力营救,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来又升迁为尚书右丞。但自此,王维变得更加消沉了。在半官半隐、奉佛参禅、吟山咏水的生活中,度过了自己的晚年。王维的诗歌创作道路大致以开元二十六年(738)张九龄罢相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作大都反映现实,具有明显的进步政治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后期的诗作多是描山摹水、歌咏田园风光的,其中也曲折地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但情绪的主调却是颓唐消极的。王维不仅工诗善画,且精通音律,擅长书法。诗歌、音乐、绘画三种艺术在审美趣味上相互融会、相互渗透,具有独特的造诣,被苏轼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附: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敕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有《王右丞集》。

精彩推荐

  •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2023-06-23
  • 送赞律师归嵩山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
    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
    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送别写人
    2023-08-25
  • 送江水曹还远馆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离别
    2023-08-27
  •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
    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送别归隐
    2023-08-29
  •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2023-09-13
  • 送方尊师归嵩山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山压天中半天上,
    洞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2023-09-13
  • 嵩山寻冯炼师不遇

    青溪访道凌烟曙,王子仙成已飞去。
    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

    2023-09-18
  • 赠嵩山焦炼师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