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题解

朱熹本词题为《隐括杜牧之齐山诗》,“隐括”,也就是对原作的内容、句子适当剪裁、增删,修改成新的作品,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改写。《文心雕龙·镕裁》:“蹊要所司,职在镕裁,隐括情理,矫揉文采也。”由此可见,这种写作方法,很早就有了。朱熹“隐括”杜牧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题解

  本词题为《隐括杜牧之齐山诗》,“隐括”,也就是对原作的内容、句子适当剪裁、增删,修改成新的作品,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改写。《文心雕龙·镕裁》:“蹊要所司,职在镕裁,隐括情理,矫揉文采也。”由此可见,这种写作方法,很早就有了。

  朱熹“隐括”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也就是借这首诗来寄兴抒情托志。杜牧的诗是这样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对这首诗,历来就有很高的评价。杜牧出身于显赫的世代公卿之家,胸怀致仕用世的大志;朱熹是著名思想家,又是诗人。尽管他们生活的时间前后相隔三百多年,但都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因为思想上有共通之处,朱熹仰慕小杜的诗,近而“隐括”成词,也是可以理解的。

朱熹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又号遁翁、沧州病叟,自称云谷老人。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福建)之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主泉州同安簿。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历江西提刑,召除秘阁修撰、奉外祠。光宗朝,除知漳州。宁宗初,除焕章阁待制、侍讲,旋以本职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落职罢祠。后以守朝奉大夫致仕。庆元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初,谥「文」。《宋史》有传。事迹另见黄榦所撰行状及《皇朝道学名臣言行外录》卷一二、宋本《四朝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一三等。自宋祝穆、李方子始,后人所撰年谱、传略数十种,以清王懋竑《朱子年谱》较为详赡熹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张载、周敦颐之学,集北宋理学之大成。有《朱文公文集》一百卷,词有《晦庵词》一卷。王奕清等《历代词话》引《读书续录》云:「晦庵先生词,几于家弦户诵矣。其隐括杜牧之九日齐山登高诗《水调歌头》一阕,气骨豪迈则俯视苏辛,音韵谐和则仆命秦柳,洗尽千古头巾俗套。」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云:「《词综》所录朱晦翁《水调歌头》、真西山《蝶恋花》,虽非高作,却不沉闷,固知不是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