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急不择途 [ jí bù zé tú ]
释义:犹慌不择路。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急病让夷 [ jí bìng ràng yí ]
释义: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出处:语出《国语·鲁语上》:“贤者急病而让夷。”
急杵捣心 [ jí chǔ dǎo xīn ]
释义: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出处:清·钱谦益《答王子一秀才论文》:“论仆晚年之文字,颛,好骂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捣心者累日。”
急不及待 [ jí bù jí dài ]
释义: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同“急不可待”。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4回:“但他顽心太重,同时就急不及待把那盒子开了开来。”
急处从宽 [ jí chù cóng kuān ]
释义: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沙僧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急不可耐 [ jí bù kě nài ]
释义: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急风骤雨 [ jí fēng zhòu yǔ ]
释义: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出处:章炳麟《五无论》:“至于神话,希腊、印度皆立男女二神,而急风骤雨则群指为天神战斗之事。”
急景流年 [ jí jǐng liú nián ]
释义:形容光阴易逝。
出处:宋·晏殊《殊玉词》:“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
急公好施 [ jí gōng hào shī ]
释义: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出处:清·顾炎武《歙王君墓志铭》:“君虽业盐,而孝友,急公好施,有远见,能自树。”
急吏缓民 [ jí lì huǎn mín ]
释义: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出处:宋·苏舜钦《论五事》:“急吏缓民,则吏不可纵,政之大功也。”
急功好利 [ jí gōng hǎo lì ]
释义:见“急功近利”。
出处:清·恽敬《三代因革论》:“而又日见贡之简略易从,争趋之以为便我。便我,于是急功好利之君之大夫,徇其民而大奕之。”
急敛暴征 [ jí liǎn bào zhēng ]
释义:严急而苛猛的赋税。
出处:唐·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急功近名 [ jí gōng jìn míng ]
释义:急于求成,贪图虚名。
出处:《清史稿·高其倬等传论》:“为政持大体,与夫急功近名,流于苛刻。”
急脉缓受 [ jí mài huǎn shòu ]
释义:比喻用和缓的办法应付急事。也比喻诗文在进行中,故意放松一笔,以造成抑扬顿挫之势。同“急脉缓灸”。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要不急脉缓受,且把邓翁的话撇开,先治他这个病源,只怕越说越左。”
急急如律令 [ jí jí rú lǜ lìng ]
释义: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出处:唐·白居易《祭龙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
急人之困 [ jí rén zhī kùn ]
释义: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急如风火 [ jí rú fēng huǒ ]
释义: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
出处:《西游补》第九回:“你要图成和议,急如风火,却如何等得这三日过呢?”
急痛攻心 [ jí tòng gōng xīn ]
释义:心里感到极度的焦急与悲痛。
急先锋 [ jí xiān fēng ]
释义:比喻冲锋在前或积极领头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三回:“为是他性急,撮盐入火,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厮杀,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锋。”
急竹繁丝 [ jí zhú fán sī ]
释义: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见“急管繁弦”。
出处:宋·翁卷《白纻词》:“急竹繁丝互催逼,吴娘娇浓玉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