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指挥可定 [ zhǐ huī kě dìng ]
释义: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同“指麾可定”。
出处: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某生长北方,闻燕人思归之情切矣,今若举事,指挥可定。”
指空话空 [ zhǐ kōng huà kōng ]
释义:指故弄玄虚。
出处:元·王晔《桃花女》第四折:“非是我指空话空,做这等巧神通,也只为结婚姻本待谐鸾凤。”
指南攻北 [ zhǐ nán gōng běi ]
释义:犹声东击西。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指李推张 [ zhǐ lǐ tuī zhāng ]
释义:指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比较》:“临期听比,无指李推张之弊。”
指破迷团 [ zhǐ pò mí tuán ]
释义:指点解说,破除疑问。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九回:“玉蟾道:‘妹子也疑这个托字不妥,今听姐姐之言,真是指破迷团,后人受益不浅。’”
指鹿作马 [ zhǐ lù zuò mǎ ]
释义: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为马”。
出处:《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昭曰:‘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
指亲托故 [ zhǐ qīn tuō gù ]
释义:指为亲戚,假托故旧。即指攀附有权势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指亲托故厮还,趋时附势故相干。”
指事类情 [ zhǐ shì lèi qíng ]
释义: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
出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
指囷相赠 [ zhǐ què xiāng zèng ]
释义: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探细的回,别有区处。’”
指掌可取 [ zhǐ zhǎng kě qǔ ]
释义:掌:手掌。手掌里的东西随时可以取得。形容非常容易。
出处:《旧唐书·张濬传》:“若能此际排难解纷,陈师鞠旅,共诛寇盗,迎奉銮舆,则富贵功名,指掌可取。”
指手点脚 [ zhǐ shǒu diǎn jiǎo ]
释义: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彦思]走将出来时,众人便指手点脚,当一场笑话。”
指日成功 [ zhǐ rì chéng gōng ]
释义:指不久即可成功。
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指猪骂狗 [ zhǐ zhū mà gǒu ]
释义:犹指桑骂槐。亦作“指鸡骂狗”。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百般指猪骂狗,欺侮俺娘儿们。”
指手顿脚 [ zhǐ shǒu dùn jiǎo ]
释义: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
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这时她还在那里指手顿脚的撒野,张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两步抢到她面前,厉声问道:‘你要干什么?’”
指日而待 [ zhǐ rì ér dài ]
释义:指不久即可实现。同“指日可待”。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一回:“将来执掌昭阳,可指日而待,为何夫人双眉反蹙起来?”
指手划脚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释义: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
指日高升 [ zhǐ rì gāo shēng ]
释义: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臣》:“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指日誓心 [ zhǐ rì shì xīn ]
释义: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出处:唐·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惟嗢没斯精诚上达,天诱其衷。拔自狼居之山,愿拜龙颜之主,封章沥恳,指日誓心,不夺之诚,介如石矣。”
指桑说槐 [ zhǐ sāng shuō huái ]
释义:比喻明指此而暗骂彼。同“指桑骂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
指瑕造隙 [ zhǐ xiá zào xì ]
释义:犹言寻找事端,制造分裂。瑕,玉上的斑点。隙,裂缝。
出处:宋·朱熹《少帅魏国张公行状下》:“彼或内变既平,指瑕造隙,肆无厌之欲,发难从之请,其将何词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