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击其不意 [ jī qí bù yì ]
释义:在敌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进行攻击。
出处:《孙子·虚实》:“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三国·魏·曹操注:“出空击虚,避其所守,击其不意。”
阒其无人 [ qù qí wú rén ]
释义:阒:空。指空荡荡,没有一人。
出处:《周易·丰》:“窥其户,阒其无人。”
任其自流 [ rèn qí zì liú ]
释义: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任其自然 [ rèn qí zì rán ]
释义:任:听任;其:代词,他,它。听任人或事物自然发展。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七:“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其自然耳。”
绳其祖武 [ shéng qí zǔ wǔ ]
释义: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出处:《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出其不备 [ chū qí bù bèi ]
释义: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这倒不是道家法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出其不备’的妙策。”
投其所好 [ tóu qí suǒ hào ]
释义: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出处:《庄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忘其所以 [ wàng qí suǒ yǐ ]
释义: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无其伦比 [ wú qí lún bǐ ]
释义: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同“无与伦比”。
出处: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边贡》:“海岳之才,无其伦比。”
无其奈何 [ wú qí nài hé ]
释义:犹言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宣和遗事》前集:“朝廷无其奈何,只得出榜招谕宋江等。”
望其肩项 [ wàng qí jiān xiàng ]
释义:形容赶得上或达得到。
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议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望其项背 [ wàng qí xiàng bèi ]
释义:项:颈的后部。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掩其无备 [ yǎn qí wú bèi ]
释义:掩:掩袭;备:防备。称乘敌方毫无防备时进行突袭。
出处:《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yǐ qí hūn hūn,shǐ rén zhāo zhāo ]
释义: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有其父必有其子 [ yǒu qí fù bì yǒu qí zǐ ]
释义: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出处:《孔丛子·居卫》:“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掩其不备 [ yǎn qí bù bèi ]
释义:掩:掩袭。备:防备。趁敌人毫无防备时进行突然袭击。亦作“掩其无备”。
出处:《南齐书·刘怀珍传》:“今众少粮单,我悬彼固,正宜简精锐,掩其不备耳。”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
释义: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出处: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用其所长 [ yòng qí suǒ cháng ]
释义:使用人的专长。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六一居士》:“凡人材性不一,各有长短,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政必不逮。”
知其不可而为之 [ zhī qí bù kě ér wéi zhī ]
释义: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出处:《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知其一,不知其二 [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
释义: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