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负屈含冤 [ fù qū hán yuān ]
释义:负:遭受;含:衔在嘴里,比喻忍受。遭受委曲,忍受冤枉。
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他只待强拆开我长搀搀的连理枝,生摆断我颤巍巍的并头莲。其实负屈衔冤。”
蠖屈求伸 [ huò qū qiú shēn ]
释义: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
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蠖屈不伸 [ huò qū bù shēn ]
释义:像尺蠖一样弯曲而不能伸展。比喻人不得志。
出处:清·戴名世《序》:“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蠖屈不伸。”
诘屈磝碻 [ jié qū bìng zhòu ]
释义:形容语言生硬难懂。
出处: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是岁首士以江西优人来,登场歌舞,皆诘屈磝碻,不可听。”
诘屈謷牙 [ jié qū dà yá ]
释义: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同“诘曲聱牙”。
出处: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序》:“其间独照之匠,若荆川、遵岩、震川,变秦汉为欧曾,易诘屈謷牙为字顺文从。”
理屈词穷 [ lǐ qū cí qióng ]
释义: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力屈计穷 [ lì qū jì qióng ]
释义:屈:穷尽。力量智谋都已用完。
出处:《纪闻·吴保安》:“吾今在厄,力屈计穷。”
龙屈蛇伸 [ lóng qū shé shēn ]
释义: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出处:清·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
能屈能伸 [ néng qū néng shēn ]
释义: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出处:《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首屈一指 [ shǒu qū yī zhǐ ]
释义: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出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小屈大申 [ xiǎo qū dà shēn ]
释义: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出处: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辉也。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小屈大伸 [ xiǎo qū dà shēn ]
释义:屈:委屈。伸:展开,发挥出来。先能够受点委屈,而后会大有作为的。
出处:云合雾集,量时揆宜,用取世资,小屈大伸,存公忽私。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
不屈不挠 [ bù qū bù náo ]
释义: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抱屈衔冤 [ bào qū xián yuān ]
释义:抱屈:受委屈;衔冤:含冤。形容人遭受冤屈。
出处: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负屈衔冤 [ fù qū xián yuān ]
释义: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出处:元·无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
佶屈聱牙 [ jí qū áo yá ]
释义: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佶屈聱牙。”
诘屈聱牙 [ jié qū áo yá ]
释义: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畅;聱牙:读起来拗口、别扭。形容文字晦涩艰深,难懂难读。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以屈求伸 [ yǐ qū qiú shēn ]
释义:屈:弯曲;伸:伸直伸展。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蠖屈鼠伏 [ huò qū shǔ fú ]
释义:蠖:尺蠖;伏:俯伏。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
出处:宋·孔平仲《续世说·奸佞》:“注至,蠖屈鼠伏,佞词泉涌。”
蠖屈螭盘 [ huò qū chī pán ]
释义:蠖:尺蠖;螭:传说中无角龙;盘:通“蟠”,回绕。像蠖弯曲,像螭回绕。形容屈曲回绕的样子
出处:唐·李绅《灵蛇见少林寺》:“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