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耆德硕老 [ qí dé shuò lǎo ]
释义:盛德高年的人。
出处:唐·李翱《卓异记·三拜左仆射》:“其后以南省事疏,乃带平章之号,然非耆德硕老有嘉名者,莫得居之焉。”
潜德秘行 [ qián dé mì xíng ]
释义:指不为人知的德行。同“潜德隐行”。
出处:明·宋濂《陈府君墓志铭》:“其绩用昭著者,易于言;而潜德秘行者,难于形容也。”
树德务滋 [ shù dé wù zī ]
释义: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出处:《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 shùn dé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
释义: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山无名,事故不成’。”
颂德歌功 [ sòng dé gē gōng ]
释义: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出处:《太平天国·天条书》:“世间享福尽由天,颂德歌功理固然。”
为德不卒 [ wé dé bù zú ]
释义:卒:完毕,终了。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无德而称 [ wú dé ér chēng ]
释义: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②指德高不可言状。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为德不终 [ wéi dé bù zhōng ]
释义: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同“为德不卒”。
出处:叶圣陶《乡里善人》:“唉,为德不终,我想起来非常之难过!”
小德出入 [ xiǎo dé chū rù ]
释义: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出处:《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一德一心 [ yī dé yī xīn ]
释义: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出处:《尚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以德报怨 [ yǐ dé bào yuàn ]
释义: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德 [ yǐ dé bào yu ]
释义: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昭德塞违 [ zhāo dé sè wéi ]
释义: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出处:《左传·恒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
才德兼备 [ cái dé jiān bèi ]
释义: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见德思齐 [ jiàn dé sī qí ]
释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同“见贤思齐”。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较德焯勤 [ jiào dé zhuō qín ]
释义:显著的德行和功劳。
出处:唐·韩愈《刘统军碑》:“自我公薨至葬,凡所以较德焯勤者,莫不粗完。”
进德修业 [ jìn dè xiū yè ]
释义: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出处:《周易·乾》:“君子进德修业。”
进德脩业 [ jìn dé xiū yè ]
释义:指增进道德与建立功业。
明德惟馨 [ míng dé wéi xīn ]
释义: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出处:《尚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名德重望 [ míng dé zhòng wàng ]
释义:犹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明·李贽《与弱侯太史书》:“所幸菩萨不至终穷,有柳塘老以名德重望为东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