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謷牙诘屈 [ áo yá jié qū ]
释义:同“诘屈聱牙”。謷,通“聱”。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
出处:语出唐·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佶屈聱牙。”
打牙犯嘴 [ dǎ yá fàn zuǐ ]
释义:比喻乱开玩笑。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越发在人前花哨起来,常和众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犬牙盘石 [ quǎn yá pán shí ]
释义:指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巩固统治。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
鼠牙雀角 [ shǔ yá què jiǎo ]
释义:鼠、雀:比喻强暴者。原意是因为强暴者的欺凌而引起争讼。后比喻打官司的事。
出处:《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讪牙闲嗑 [ shàn yá xián kē ]
释义:指闲得无聊,磨牙斗嘴以为笑乐。
出处:元·薛昂夫《端正好·高隐》套曲:“挺王留讪牙闲嗑,李大公信口开河。”
齿牙馀论 [ chǐ yá yú lùn ]
释义:比喻随口称誉的话。
出处:《南史·谢脁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馀论。”
齿牙为祸 [ chǐ yá wéi huò ]
释义:齿牙:比喻谗言。指谗言拨弄,造成灾祸。
出处:《史记·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挑牙料唇 [ tiǎo yá liào chún ]
释义:摇动嘴唇。指吵嘴,争吵。
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又不是挑牙料唇,只待要寻争觅衅。”
象牙之塔 [ xiàng yá zhī tǎ ]
释义: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
出处:鲁迅《集外集拾遗 关于知识阶级》:“现在比较安全一点的,还有一条路,而不做时评而作艺术家,要为艺术而艺术。住在‘象牙之塔’里,目前自然要比别处平安。”
以牙还牙 [ yǐ yá huán yá ]
释义: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出处:《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张牙舞爪 [ zhāng yá wǔ zhǎo ]
释义: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出处:《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附录二《新编小儿难孔子》:“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龇牙咧嘴 [ zī yá liě zuǐ ]
释义: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龇牙裂嘴 [ zī yá liè zuǐ ]
释义:露出牙,张开嘴。形容凶狠难看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七回:“杨雄、石秀都跟出前厅来看时,只见杜兴下了马,入得庄门,见他模样,气得紫涨了面皮,龇牙露嘴,半晌说不的话。”
高牙大纛 [ gāo yá dà dào ]
释义: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
灵牙利齿 [ líng yá lì chǐ ]
释义: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出处:康濯《水滴石穿》第三章:“而这种种心情,竟又使得她这个灵牙利齿忽然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犬牙交错 [ quǎn yá jiāo cuò ]
释义: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犬牙相错 [ quǎn yá xiāng cuò ]
释义: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犬牙相制 [ quǎn yá xiāng zhì ]
释义:制:牵制。指地界连接,如犬牙交错,可以互相牵制。
出处:《史记·孝文帝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
辅牙相倚 [ fǔ yá xiāng yǐ ]
释义: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出处:《新唐书·藩镇传·李正己》:“本名怀玉,至是赐今名,遂有淄、青、齐、海、登、菜、沂、密、德、棣十州,与田承嗣、薛嵩、李宝臣、梁崇义辅牙相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