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 jìng ruò chǔ zǐ,dòng ruò tuō tù ]
释义: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出处:孙武《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释义: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烂若披锦 [ làn ruò pī jǐn ]
释义:形容文辞华丽。
出处: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渊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冷若冰霜 [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
释义: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凛若冰霜 [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
释义: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烂若披掌 [ làn ruò pī zhǎng ]
释义:形容对情况非常熟悉。
出处:清·王晫《今世说·客止》:“与人言古今成败,烂若披掌,听者忘倦。”
烂若舒锦 [ làn ruò shū jǐn ]
释义:形容文辞华丽。同“烂若披锦”。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上卷:“谢潉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
目若悬珠 [ mù ruò xuán zhū ]
释义:眼睛象一对悬挂的珠子。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
判若天渊 [ pàn ruò tiān yuān ]
释义: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出处:清 朱庭珍《筱园诗话》:“不过用心于一两字间,斟酌而出,即判若天渊,个中分寸所争,毫厘千里。”
判若云泥 [ pàn ruò yún ní ]
释义: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出处:唐·杜甫《送韦书记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旁若无人 [ páng ruò wú rén ]
释义: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判若鸿沟 [ pàn ruò hóng gōu ]
释义: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判若两人 [ pàn ruò liǎng rén ]
释义: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显不一致,象两个人一样。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翩若惊鸿 [ piān ruò jīng hóng ]
释义: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傍若无人 [ páng ruò wú rén ]
释义:好象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出处:《后汉书·延笃传》:“虽渐离击筑,傍若无人,高凤读书,不知暴雨。”
判若水火 [ pàn ruò shuǐ huǒ ]
释义:判:区别。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
契若金兰 [ qì ruò jīn lán ]
释义: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出处:《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轻若鸿毛 [ qīng ruò hóng máo ]
释义: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同“轻于鸿毛”。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轻若鸿毛,重若泥沉,损之不得,测之愈深。”
色若死灰 [ sè ruò sǐ huī ]
释义: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出处:《庄子·盗跖》:“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
视若无睹 [ shì ruò wú dǔ ]
释义: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