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乐道好古 [ lè dào hǎo gǔ ]
释义: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出处:《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乐道忘饥 [ lè dào wàng jī ]
释义:指醉心于圣道。
出处:《晋书·乐志》:“与君周旋,乐道忘饥。我心虚静,我志沾濡。”
乐道遗荣 [ lè dào yí róng ]
释义: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出处:唐·刘知畿《史通·品藻》:“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
六道轮回 [ liù dào lún huí ]
释义: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出处:唐·张说《唐陈州龙兴寺碑》:“圣人有以见六趣轮回,是无明网,故决之以定力。”
论道经邦 [ lùn dào jīng bāng ]
释义: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出处:《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鸟道羊肠 [ niǎo dào yáng cháng ]
释义:狭险典折的山路。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睡龙溥禅师法嗣》:“世人休说行路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逆道乱常 [ nì dào luàn cháng ]
释义:指违背道德纲常。
出处: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
其道亡繇 [ qí dào wáng yáo ]
释义: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亦作“其道无由”。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
其道无由 [ qí dào wú yóu ]
释义: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同“其道亡繇”。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
求道于盲 [ qiú dào yú máng ]
释义: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出处: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神道设教 [ shén dào shè jiào ]
释义: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出处:《易·观》:“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失道寡助 [ shī dào guǎ zhù ]
释义: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道尊严 [ shī dào zūn yán ]
释义: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世道人心 [ shì dào rén xīn ]
释义:社会的风气,人们的思想。
出处:明·袁宏道《李温陵传》:“细心读之,其破的中款之处,大有补于世道人心。”
世道人情 [ shì dào rén qíng ]
释义: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5回:“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些须。”
市道之交 [ shì dào zhī jiāo ]
释义:指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比喻人与人之间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交情。
守道安贫 [ shǒu dào ān pín ]
释义:坚守正道,安于贫穷。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
出处:《旧唐书·王及善等人传赞》:“守道安贫,坏远当仁。”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 shùn dào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
释义: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出处:晋·司马彪《战略》:“古人有言‘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天道好还 [ tiān dào hǎo huán ]
释义:旧指恶有恶报。
出处:《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天道宁论 [ tiān dào níng lùn ]
释义:指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