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鸡鸣犬吠 [ jī míng quǎn fèi ]
释义: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同“鸡鸣狗吠”。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鸡鸣馌耕 [ jī míng gǒu gēng ]
释义:比喻妇女勤俭治家。
出处:语出《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鸡鸣候旦 [ jī míng hòu dàn ]
释义: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同“鸡鸣戒旦”。
出处:宋·徐铉《和张先辈见寄》:“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雷鸣瓦釜 [ léi míng wǎ fǔ ]
释义:釜:锅。锅发出雷一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声势烜赫。
出处:《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驴鸣犬吠 [ lǘ míng quǎn fèi ]
释义:如同驴叫狗咬一般。形容文字言语拙劣。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惟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自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
驴鸣狗吠 [ lǘ míng gǒu fèi ]
释义:形容文字言语拙劣。同“驴鸣犬吠”。
出处:惟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自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 唐·张鷟《朝野佥载》
难鸣孤掌 [ nán míng gū zhǎng ]
释义: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出处: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时事·刘庸夫》:“在朝非守正不阿之臣,思兴利除害,奈随声附和者,讥不识时,则一薛居洲难鸣孤掌。”
蛙鸣蝉噪 [ wā míng chán zào ]
释义: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出处:宋·苏轼《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蛙鸣青草泊,蝉噪垂杨浦。”
一鸣惊人 [ yī míng jīng rén ]
释义: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钟鸣鼎食 [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
释义: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钟鸣漏尽 [ zhōng míng lòu jìn ]
释义: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出处:汉·崔寔《政论》:“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三国志·魏书·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自鸣得意 [ zì míng dé yì ]
释义: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鸮鸣鼠暴 [ zhāng míng shǔ bào ]
释义:鸮鸟鸣叫,老鼠肆暴。比喻恶人气焰嚣张。
出处:明·夏完淳《周公论》:“鸮鸣鼠暴,竟为酷祸,所谓犹豫之失也。”
钟鸣鼎列 [ zhōng míng dǐng liè ]
释义:指官高位重。同“钟鸣鼎重”。
出处:清·曹寅《题铜官秋色图》:“都尉起家勋戚,钟鸣鼎列,极福终其身。”
龙鸣狮吼 [ lóng míng shī hǒu ]
释义: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都无所见,唯有一剑,县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鸣虎吼。”
鸾鸣凤奏 [ luán míng fèng zòu ]
释义:弹奏演唱的美称。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心事多违,彼此郁郁,鸾鸣凤奏,久矣不闻。”
钟鸣鼎重 [ zhōng míng dǐng zhòng ]
释义:谓官高位重。
出处:明·唐顺之《章孺人传》:“徒苟且富贵,即钟鸣鼎重,亦何足道。”
耳鸣目眩 [ ěr míng mù xuàn ]
释义:眩:眩晕。两耳作响,两眼眩晕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8回:“忽觉耳鸣目眩,支持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