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折鼎覆餗 [ zhé dǐng fù sù ]
释义:?铂鼎内食物。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出处:《南史·张弘策传》:“祏怯而无断,喧弱而不才,折鼎覆餗,跂踵可待。”
钟鼎山林 [ zhōng dǐng shān lín ]
释义:比喻富贵和隐逸。
出处:宋·辛弃疾《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词:“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一:“疏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
夏鼎商彝 [ xià dǐng shāng yí ]
释义: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出处:元汤式《一枝花·赠王马杓》套曲:“纵然道夏鼎商彝休将做宝贝啶,也不似他情忺。”
锺鼎山林 [ zhōng dǐng shān lín ]
释义:比喻富贵和隐逸。 宋 辛弃疾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词:“鍾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一:“疎雨梧桐,微雲河漢,鍾鼎山林無限悲。”
举鼎绝脰 [ jǔ dǐng jué dòu ]
释义:举:抬起;绝:折断;脰:颈项。双手举起鼎而折断颈项。比喻力小不能胜任
出处:梁启超《中国国债史》:“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何如?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莫敢辞乎?举鼎绝脰之患,恐遂不免也。”
负鼎之愿 [ fù dǐng zhī yuàn ]
释义:鼎:古代立国的重器。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
铸鼎象物 [ zhù dǐng xiàng wù ]
释义:鼎:古代炊器,三足两耳,也指传国重器。禹收集九州金属而铸成的九鼎之上所铸各种物品图像。称颂君王有德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