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在第三的四字成语
擒贼先擒王 [ qín zéi xiān qín wáng ]
释义: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出处: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棋输先著 [ qí shū xiān zhuó ]
释义:指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棋输先着 [ qí shū xiān zhāo ]
释义:谓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射人先射马 [ shè rén xiān shè mǎ ]
释义: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出处: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望秋先零 [ wàng qiū xiān líng ]
释义: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未卜先知 [ wèi bǔ xiān zhī ]
释义:卜:占卜,打卦,古人用火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未来的吉凶祸富。没有占卜便能事先知道。形容有预见。
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折:“卖弄杀《周易》阴阳谁似你,还有个未卜先知意。”
乌有先生 [ wū yǒu xiān shēng ]
释义:虚拟的人名或事物。
出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未风先雨 [ wèi fēng xiān yǔ ]
释义:比喻未见事实先下结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婆子家晓道什么?只管胡言乱语!那见得我不会做生意,弄坏了事,要你未风先雨。”
文籍先生 [ wén jí xiān shēng ]
释义:称熟悉文献典籍的人。
先知先觉 [ xiān zhī xiān jué ]
释义: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出处:《孟子·万章下》:“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先圣先师 [ xiān shèng xiān shī ]
释义:旧时尊称孔子;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雁默先烹 [ yàn mò xiān pēng ]
释义: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出处:《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一鞭先著 [ yī biān xiān zhuó ]
释义: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出处: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
以快先睹 [ yǐ kuài xiān dǔ ]
释义:犹言先睹为快。
出处:语出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至圣先师 [ zhì shèng xiān shī ]
释义: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出处:《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联盟睿知,足以有临也。”《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着人先鞭 [ zhuó rén xiān biān ]
释义:比喻做事情比别人抢先一步。
出处:《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
兵贵先声 [ bīng guì xiān shēng ]
释义:指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势镇慑敌人。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欲扬先抑 [ yù yáng xiān yì ]
释义: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
出处:郁达夫《苏州烟雨记》:“还是为唤醒观者的观听起见,用修辞学上的欲扬先抑的笔法,使能得着一个对称的效力而想出来的?”
南郭先生 [ nán guō xiān shēng ]
释义: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出处:《晋书·刘寔传》:“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
未老先衰 [ wèi lǎo xiān shuāi ]
释义: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出处:清·汪琬《与参议施先生书》:“琬殷忧(车感)轲,未老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