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在第三的四字成语
强而后可 [ qiǎng ér hòu kě ]
释义:强:硬要,迫使。经强求后才答应。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前仆后踣 [ qián pú hòu bó ]
释义: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同“前仆后继”。
出处: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前合后仰 [ qián hé hòu yǎng ]
释义:前合:身体向前弯曲。后仰:身体往后仰。指身体前后晃动。形容身体站立不稳。亦作“前仰后合”。
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可惜玉山颓,尽教恁金波漾,拼了个前合后仰。”
前跋后疐 [ qián bá hòu máo ]
释义: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疐其尾,进退有难。”
前街后巷 [ qián jiē hòu xiàng ]
释义:指各处的街巷。
出处:《三国志平话》卷上:“[董卓]方欲兴兵,忽听得城内大喊声,闭了城门,急点军数千余人,前街后巷,罗纹结角,军兵都把了。”
前襟后裾 [ qián jīn hòu jū ]
释义:形容年幼时兄弟间关系密切。
前危后则 [ qián wēi hòu zé ]
释义: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出处: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
前倨后卑 [ qián jù hòu bēi ]
释义:倨:傲慢。卑:谦卑,恭顺。先傲慢后恭顺。亦作“前倨后恭”、“后恭前倨”。
出处: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战国策·秦策一》
前瞻后顾 [ qián zhān hòu gù ]
释义: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同“瞻前顾后”。
出处: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归,不亦太可怜乎!”
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释义: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松柏后凋 [ sōng bǎi hòu diāo ]
释义: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出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退有后言 [ tuì yǒu hòu yán ]
释义:当面顺从答应,背后进行非议。
出处:《尚书·益稷》:“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晚生后学 [ wǎn shēng hòu xué ]
释义: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出处:《宣和书谱·庾翼》:“庾翼为当日书家名流所推先如此,其自许亦自高,要是,其所得非晚生后学浅浅所能追逐也。”
先公后私 [ xiān gōng hòu sī ]
释义: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先花后果 [ xiān huā hòu guǒ ]
释义:旧时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生下三女一男:儿子名承祖,长女名玉英,次女名桃英,三女名月英。元来是先花后果的,倒是玉英居长,次即承祖。”
先斩后奏 [ xiān zhǎn hòu zòu ]
释义: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出处:《汉书·申屠嘉传》:“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颜师古注:“言先斩而后奏。”《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珍曰:‘ 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先声后实 [ xiān shēng hòu shí ]
释义:声:声势;实:实力。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然后交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先来后到 [ xiān lái hòu dào ]
释义:按照来到的先后确定次序。
出处:宋 梅尧臣《宛陵文集》:“何作嗟迟疾,从来有后先,所期皆一到,我到尔应还。”
先礼后兵 [ xiān lǐ hòu bīng ]
释义: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先难后获 [ xiān nán hòu huò ]
释义: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出处:《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