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字结尾的成语大全
首足异处 [ shǒu zú yì chǔ ]
释义:头和脚分开在不同的地方。指受杀戮而死亡。
出处:春秋·越·勾践《属诸大夫告》:“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
熟思审处 [ shú sī shěn chǔ ]
释义:反复思考,审慎筹划。
出处:清·梁章钜《浪迹丛谈·许小琴分司》:“盖芍友遇事必熟思审处,计出万全而后行。”
夙兴夜处 [ sù xīng yè chǔ ]
释义:早起晚睡。形容勤奋。同“夙兴夜寐”。
出处:《仪礼·士虞礼》:“曰哀子某哀显相,夙兴夜处不宁。”
头足异处 [ tóu zú yì chǔ ]
释义:指被斩。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泯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
文行出处 [ wén xíng chū chǔ ]
释义: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出处:《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五方杂处 [ wǔ fāng zá chǔ ]
释义: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形容大城市的居民,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出处:《汉书·地理志下》:“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
无地自处 [ wú dì zì chǔ ]
释义:犹无地自容。形容非常羞愧。
出处:《宋书·刘堪传》:“合门惭惧,无地自处。”
无下箸处 [ wú xià zhù chǔ ]
释义:晋武帝时,何曾生活豪奢,食日费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后用以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
出处: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食恨钱,犹曰无下箸处。 《晋书·何曾传》
吾自有处 [ wú zì yǒu chù ]
释义:我自有办法对付。
小姑独处 [ xiǎo gū dú chǔ ]
释义:指少女还没有出嫁。
出处:南朝乐府《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穴居野处 [ xué jū yě chǔ ]
释义:穴:洞;处:居住。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
出处:《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一无是处 [ yī wú shì chù ]
释义: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出处: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易地而处 [ yì dì ér chǔ ]
释义:换一换所处的地位。比喻为对方想一想。
出处:唐·刘知几《通史·杂说上》:“若使(司)马迁易地而处 ,撰成《汉书》,将恐多言费辞,有逾班氏。”
有以善处 [ yǒu yǐ shàn chǔ ]
释义:指正确对待,妥善处理。
岩居穴处 [ yán jū xué chǔ ]
释义: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出处:语出《韩非子·诡使》:“而士有二心私学,岩居穴处,托伏深虑,大者非世,细者惑下。”
岩栖穴处 [ yán qī xué chǔ ]
释义: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出处:语出《韩非子·诡使》:“而士有二心私学,岩居穴处,托伏深虑,大者非世,细者惑下。”
朝夕相处 [ zhāo xī xiāng chǔ ]
释义: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
出处:孙犁《秀露集·序》:“她之所以能‘青年作家’云云,不过是因为与我朝夕相处,耳闻目染的结果。”
不遑启处 [ bù huáng qǐ chǔ ]
释义: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
出处:《诗经·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匹夫百亩一室,不遑启处,无所移之也。”
息迹静处 [ xī jì jìng chù ]
释义: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出处:《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 [ cǐ chǔ bù liú rén,huì yǒu liú rén chǔ ]
释义:指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
出处:《通俗编》卷十三引《平陈录》:“张贵妃权宠,沈后经半年不得御。陈主当御沈后处,暂入即还,谓后曰:‘何不见留?’赠以诗曰:‘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