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字结尾的成语大全
一字之师 [ yī zì zhī shī ]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枕席过师 [ zhěn xí guò shī ]
释义:师:军队。军队从桥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过那样安稳而容易。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
至圣先师 [ zhì shèng xiān shī ]
释义: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出处:《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联盟睿知,足以有临也。”《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枕席还师 [ zhěn xí huán shī ]
释义:形容行军道路极其平坦安稳。同“枕席过师”。
出处:唐·李德裕《赠王茂元司徒制》:“必当樽俎制胜,枕席还师,势如风霆,功在刻漏。”
拜赐之师 [ bài cì zhī shī ]
释义: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出处:《左传·文公二年》:“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
一字师 [ yī zì shī ]
释义: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抗颜为师 [ kàng yán wéi shī ]
释义: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不耻相师 [ bú chǐ xiàng shī ]
释义: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负笈从师 [ fù jí cóng shī ]
释义:指一个人学问已经很深了,还去拜师的意思。
出处:唐˙王勃˙ 山亭兴序:负笈从师,二千余里。
转益多师 [ zhuǎn yì duō shī ]
释义:广泛学习前人经验,不局限于一家,才能开阔眼界,大有裨益
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诗:“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蹙国丧师 [ cù guó sàng shī ]
释义:蹙:迫促;师:军队。形容国家受难,军队失利
出处:《晋书·陆晔、何充等传论》:“未有嘉谋善政,出总戎律,惟闻蹙国丧师,是知风流异贞固之才,谈论非奇正之要。”
鞠旅陈师 [ jū lǚ chén shī ]
释义:鞠:告;陈:陈列;师、旅:军队。出征之前,集合军队发布命令
出处:《南史·宋本纪》:“鞠旅陈师,赫然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