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字结尾的成语大全
枕戈待敌 [ zhěn gē dài dí ]
释义:枕着兵器等待迎敌。形容时刻准备杀敌。
出处:《南齐书·褚渊传》:“结垒新亭,枕戈待敌……锋镝初交,元恶送首。”
智均力敌 [ zhì jūn lì dí ]
释义:指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背腹受敌 [ bèi fù shòu dí ]
释义: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出处:《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
表里受敌 [ biǎo lǐ shòu dí ]
释义: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
出处:《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
所向无敌 [ suǒ xiàng wú dí ]
释义: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一人敌 [ yī rén dí ]
释义:指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
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 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如临大敌 [ rú lín dà dí ]
释义:临:面临。好象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八回:“到了抚院,又碰了止辕,衙门里扎了许多兵,如临大敌。”
临锋决敌 [ lín fēng jué dí ]
释义:锋:队伍的前列。面对兵锋与敌决战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
假仁纵敌 [ jiǎ rén zòng dí ]
释义:假:假装;纵:放任。假施仁义,放纵敌人。后指姑息养奸,酿成祸患。
出处: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碍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牛饩退敌 [ niú xì tuì dí ]
释义:饩:活的牲口。用牛羊击退敌军。
出处:弦高以牛饩退敌,墨翟以萦带全城。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首尾受敌 [ shǒu wěi shòu dí ]
释义:首尾:前后。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出处:《周书·文帝纪》:“今逼以上命,悉令赴关,悦蹑其后,欢邀其前,首尾受敌,其势危矣。”
艳美无敌 [ yàn měi wú dí ]
释义:敌:匹敌。明艳美丽,没有人与之媲美的
出处:唐·张泌《尸媚传·张庾》:“庾屣履听之,数青衣年十八九,艳美无敌。”
万夫莫敌 [ wàn fū mò dí ]
释义: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作战非常勇猛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3回:“况其子高怀德勇冠三军,万夫莫敌。”
男不对女敌 [ nán bù duì nǚ dí ]
释义:男的不与女的争斗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五回缠夹二先生评:“岂知狼子野心,不惟不奉男不对女敌之古训,反欲打杀老婆。”
男不与妇敌 [ nán bù yǔ fù dí ]
释义:男的不与女的争斗
出处:清·李渔《十二楼·夺锦楼》:“得罪了边氏,使她发起性来,‘男不与妇敌’,莫说被她咒骂不好应声,就是挥上几拳,打上几掌,也只好忍痛受苦。”
青春两敌 [ qīng chūn liǎng dí ]
释义:敌:相当。两个人的年龄相当,都处于青春期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1回:“妾承兄命,适事君王,妾自以为秦楚相当,青春两敌。”
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 zhǐ kě zhì qǔ,bù kě lì dí ]
释义:敌:抵挡,抵抗。只能用智谋取胜,不能以实力相拼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1卷:“钱镠与二钟商议道:‘我兵少,贼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宜出奇兵应之。’”
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 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dí ]
释义:当:遮挡,阻挡。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出处:郁达夫《出奔》:“东路北伐先锋队将迫近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仙霞岭下的时候,1926年的余日剩已无多。”
宁与千人好,莫与一人敌 [ nìng yǔ qiān rén hǎo,mò yǔ yī rén dí ]
释义:宁愿与千人做朋友,不要与一个人为敌
践墨随敌 [ jiàn mò suí dí ]
释义:践:依循,履行;墨:绳墨,计划;践墨:遵守规律;随敌:顺随敌情。实施作战计划要顺应敌情的变化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践墨隨敌,以决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