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字结尾的成语大全
曳兵弃甲 [ yè bīng qì jiǎ ]
释义: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出处: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
一鳞片甲 [ yī lín piàn jiǎ ]
释义: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同“一鳞半甲”。
出处: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枕戈寝甲 [ zhěn gē qǐn jiǎ ]
释义: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出处:《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枕戈披甲 [ zhěn gē pī jiǎ ]
释义: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同“枕戈坐甲”。
出处:清·龙翰臣《复唐子实书》:“今日之事,将因一乡而累及一邑,因一邑而累及一省。此非有人维持调护之,则外军枕戈披甲之士,抑郁不扬。”
枕戈坐甲 [ zhěn gē zuò jiǎ ]
释义: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出处: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上》:“如其首鼠两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
丢盔抛甲 [ diu kuī pāo jiǎ ]
释义: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同“丢盔卸甲”。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丢盔弃甲 [ diū kuī qì jiǎ ]
释义: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晋阳之甲 [ jìn yáng zhī jiǎ ]
释义: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载: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
韬戈卷甲 [ tāo gē juàn jiǎ ]
释义:收藏起武器铠甲。指息兵。
出处:《旧唐书·陈少游传》:“韬戈卷甲,伫候指挥。”
腹有鳞甲 [ fù yǒu lín jiǎ ]
释义: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出处:《三国志·蜀书·陈震传》:“孝起前是入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金戈铁甲 [ jīn gē tiě jiǎ ]
释义: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出处: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簇拥着鼓吹鸣笳,他虽是违条犯法,咱无甚势剑铜铡。”
年登花甲 [ nián dēng huā jiǎ ]
释义: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年纪已到六十岁。
片鳞只甲 [ piàn lín zhī jiǎ ]
释义:犹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出处: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昔惟闻海上诸君子传,传诵其诗,有‘入市无屠狗,骄人让沐猴’之句,深以片鳞只甲为憾。”
文搜丁甲 [ wén sōu dīng jiǎ ]
释义:文章精妙感动神灵。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诗泣鬼神,宝气腾吴练;文搜丁甲,精芒全烁秦金。”
辛壬癸甲 [ xīn rén guǐ jiǎ ]
释义:用以指一心为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
出处:典出《书·益稷》:“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孔传:“[夏禹]辛日娶妻,至于甲日,复往治水,不以么害公。”
朽戈钝甲 [ xiǔ gē dùn jiǎ ]
释义:比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出处:明·张煌言《答唐枚臣书》:“朽戈钝甲,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
腹中鳞甲 [ fù zhōng lín jiǎ ]
释义:鳞甲:比喻人多巧诈之心。比喻居心险恶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丢盔撂甲 [ diū kuī liào jiǎ ]
释义:丢:抛;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四章:“许多人丢盔撂甲,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慌乱得半天摸不着……”
抛盔弃甲 [ pāo kuī qì jiǎ ]
释义: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出处: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58回:“孝德念动真言,借一阵飞砂走石,把周兵打的抛盔弃甲而逃。”
抛戈卸甲 [ pāo gē xiè jiǎ ]
释义:抛:抛弃;戈;长矛;甲:盔甲。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在战场上打了败仗
出处: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一折:“则要你输,不要你赢,可抛戈卸甲,佯输诈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