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组词

四组词目录

拼音 “sì” 四组词

四[ sì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四岳[ sì yuè  ]①传说尧舜时四方部落的首领。 ②中国东南西北四座大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2. 四运[ sì yùn  ]1.指四时,四季。
  3. 四韵[ sì yùn  ]1.亦称"四韵诗"。 2.由四韵八句构成的诗,即近体诗中的五言﹑七言律诗。
  4. 四韵诗[ sì yùn shī  ]1.见"四韵"。
  5. 四匝[ sì zā  ]1.四面环绕。 2.四周。

四[ sì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挨三顶四[ āi sān dǐnɡ sì  ]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2. 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  ] 《庄子·齐物论》说:有个养猴人用橡实喂猴子,他对一群猴子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生气了;他又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就高兴了。原比喻只变名目,不变实质,用来骗人。后比喻反覆无常或变化多端。
  3. 垂四[ chuí sì  ] 1.谓涕泪交流。两眼垂泪,两鼻孔垂涕,故称。
  4. 除四[ chú sì  ] 1.赌具骰子名。又名除红﹑朱窝。
  5. 唇三口四[ chún sān kǒu sì  ] 1.犹言说三道四。形容胡说。

四[ sì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奔播四出[ bēn bō sì chū  ] 播:迁徙,流亡。到处奔波转徒。
  2. 八十四调[ bā shí sì diào  ] 1.我国宫调理论中﹐以十二律旋相为宫﹐构成十二均;每均都可构成七种调式﹐共得八十四调。理论上的八十四调﹐首先见于《隋书.万宝常传》及《音乐志》开皇七年乐议中郑译的话。八十四调理论的提出﹐促进了律制的改革。宋燕乐二十八调﹑七宫十二调﹐元明诸种宫调﹐都凭借八十四调的相互关系而明确了它们在十二律宫调体系中的确切音位。
  3. 安西四镇[ ān xī sì zhèn  ] 1.唐代设在西域的四个军事重镇。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一作碎叶)。始设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9年1月),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罢,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复。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为吐蕃所陷,改碎叶为四镇之一。长寿二年(公元693年),破吐蕃,复置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镇,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弃碎叶城于西突厥十姓可汗,又改以焉耆为四镇之一。安史乱后陷于吐蕃。
  4. 丑声四溢[ chǒu shēnɡ sì yì  ] 声:名声;溢:外流。丑恶的名声到处传播。形容臭名远扬。
  5. 崔四入[ cuī sì rù  ] 1.指唐代崔胤。昭宗时借朱温之力,曾四次拜为宰相,故称。

带有四[ sì ]字的成语

  1. 捱三顶四[ ái sān dǐnɡ sì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2. 版版六十四[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版:宋代铸钱的模型。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3. 八万四千[ bá wàn sì qiān  ]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4. 巴三览四[ bā sān lǎn sì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5. 巴三揽四[ bā sān lǎn sì  ]形容说话东拉西扯。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