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组词目录
拼音 “dá” 达组词
达[ dá ]字在开头的词语
- 达标[ dá biāo ]1.达到规定的标准。 2.特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 达才[ dá cái ]1.亦作"达材"。亦作"达财"。 2.使之通达﹑成才。 3.通达事理的人。
- 达材[ dá cái ]1.见"达才"。
- 达财[ dá cái ]1.见"达才"。
- 达常[ dá chánɡ ]1.古代车盖的柄。
达[ dá ]字在结尾的词语
- 阿达[ ā dá ] 美术片导演。原名徐景达,江苏昆山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班。曾任中国影协和中国美协理事。参与执导的《哪吒闹海》、《蝴蝶泉》,执导的《三个和尚》、《三十六个字》、《超级肥皂》、《新装的门铃》,多次获金鸡奖、文化部奖和百花奖,并九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 安提瓜和巴布达[ ān tí ɡuā hé bā bù dá ]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442平方千米。人口72万(1994年)。首都圣约翰。安提瓜为石灰岩岛,巴布达为珊瑚岛。热带气候。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农产有甘蔗、棉花等。
- 巴格达[ bā ɡé dá ] 伊拉克首都。人口450万(1995年)。公元762年被定为阿拉伯帝国都城,9世纪曾为伊斯兰教中心。1921年成为首都。全国最大工业中心,有炼油、钢铁、水泥等工业。中东重要国际航空站。多清真寺。城南有巴比伦古城遗址,游览业兴盛。
- 谙达[ ān dá ] 熟悉(人情世故):~世情。
- 白头达[ bái tóu dá ] 1.南朝齐庄严寺僧达的别称。
达[ dá ]字在中间的词语
- 百达柱[ bǎi dá zhù ] 1.古代高官墓前表示墓主身分的华表。
- 阿耨达池[ ā nòu dá chí ] 1.梵语Anavatapta的译音。意译为"无热恼"。池名。唐代称为无热恼池。此池在五印度北﹐大雪山北香山南﹐二山之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序》作"阿那婆答多池"。
- 阿耨达山[ ā nòu dá shān ] 1.即昆仑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张守节正义引唐李泰等《括地志》﹕"阿耨达山﹐一名昆仑山﹐其山为天柱﹐在雍州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耨﹐一本作"傉"。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三﹕"释氏《西域志》﹕阿耨达山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即昆仑山。穆天子所至﹐即阿耨达宫也。"一说﹐即冈底斯山﹐在西藏自治区南部。
- 阿傉达山[ ā nù dá shān ] 1.见"阿耨达山"。
- 阿毗达磨[ ā pí dá mó ] 1.梵语Abhidharma的音译﹐或译为"阿毗昙"。(1)指解说和论证佛经义理的一种体裁﹐成就佛教智慧的手段。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七:"阿毗昙,或言阿毗达磨,或云阿鼻达磨,皆梵言转也。此译云胜法,或言无比法,以诠慧故也。"(2)指佛教三藏中的"论藏"。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优波厘持律明究,众所知识,集毗奈耶藏。我迦叶波集阿毗达磨藏。"
带有达[ dá ]字的成语
- 不求闻达[ bù qiú wén dá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 博物通达[ bó wù tōnɡ dá ]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常识渊博,通晓事理。
- 不达大体[ bù dá dà tǐ ]大体:大局,整体利益。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 不达时务[ bù dá shí wù ]务:事物;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 达诚申信[ dá chénɡ shēn xìn ]达:表达;申:表明;信:诚实。表达真诚忠贞。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