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败军之将 [ bài jūn zhī jiàng ]
释义: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出处:《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臣闻……败军之将,不敢语勇。”《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2、补阙灯檠 [ bǔ quē dēng qíng ]
释义: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出处:宋·陶谷《清异传》:“冀州儒李大壮畏服小君,万一不遵号令,则叱令正坐,为绾髻,中安灯碗燃灯火,大壮屏气定体,如枯木土偶,人诨目之曰补阙灯檠。”
3、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释义: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4、吹大法螺 [ chuī dà fǎ luó ]
释义: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
出处:《妙法莲花经·序品》:“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6、发号施令 [ fā hào shī lìng ]
释义: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出处:《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7、官样文章 [ guān yàng wén zhāng ]
释义: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出处:宋·吴处厚《青箱杂记·文章官样》:“王安国曰:‘文章格调须是官样。’”
8、贵人多忘事 [ guì rén duō wàng shì ]
释义: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9、贵人多忘 [ guì rén duō wàng ]
释义:贵人:地位贵显的人。指地位显赫的人往往不念旧交或讥笑人健忘。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恚恨》:“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11、滑天下之大稽 [ huá tiān xià zhī dà jī ]
释义: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小品文的生机》:“不但唱工,单是黑头涎脸扮丑脚,丑脚挺胸学黑头,戏场上只见白鼻子的和黑脸孔的丑脚多起来,也就滑天下之大稽。”
12、话里带刺 [ huà lǐ dài cì ]
释义: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出处:范乃仲《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升级一听,话里带刺,来者不善。”
13、鸡犬升天 [ jī quǎn shēng tiān ]
释义: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14、借古讽今 [ jiè gǔ fěng jīn ]
释义: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
出处: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15、金口玉言 [ jīn kǒu yù yán ]
释义: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出处:晋·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沈默。使吾子栖迟穷巷,守此困极。”
16、荆人涉澭 [ jīng rén shè yōng ]
释义: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17、冷语冰人 [ lěng yǔ bīng rén ]
释义:用冷酷的话伤人。
出处:宋·曾造《类说·〈外史梼杌〉》:“潘柱迎,孟蜀时,以财结权要,或戒之,乃日:‘非是求愿,不欲以冷语冰人耳。’”
18、冷言冷语 [ lěng yán lěng yǔ ]
释义:带讥讽的冷冰冰的话。
出处:《宝林禅师语录》:“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七:“只这冷言冷语,带讥带讪的,教人怎么当得!”
19、例行公事 [ lì xíng gōng shì ]
释义: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20、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释义:形容很会讲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21、旁敲侧击 [ páng qiāo cè jī ]
释义: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22、袍笏登场 [ páo hù dēng chǎng ]
释义: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出处:清 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袍笏登场也等闲,若他动色到柴关。”
23、七嘴八舌 [ qī zuǐ bā shé ]
释义:形容人多口杂。
出处:清·袁枚《牍外余言》:“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
24、窃钩窃国 [ qiè gōu qiè guó ]
释义: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出处:《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25、钦差大臣 [ qīn chāi dà chén ]
释义: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出处:清·阮葵生《茶余客话·钦差官使》:“三品以上用钦差大臣关防,四品以下用钦差官员关防。”
26、三旨相公 [ sān zhǐ xiàng gōng ]
释义: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出处:《宋史·王圭传》:“以其上殿进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也。”
27、虚有其表 [ xū yǒu qí biǎo ]
释义: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出处: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成,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
28、一本正经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释义: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29、俨乎其然 [ yǎn hū qí rán ]
释义: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
30、援古刺今 [ yuán gǔ cì jīn ]
释义: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出处: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谓之箴。”《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述怀咏史,不过词人之习态,不可以为援古刺今。”
形容讽刺的话的成语(51个)
••阅读 4108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鞭策的话的成语
鞭麟笞凤,策顽磨钝,反躬自省,三省吾身,吾日三省,有则改之
最重的话用成语形容
包罗万象,背义负信,背信弃义,不毛之地,出口成章,出尔反尔,顶天立地,度日如年,翻手为云,放眼世界,风驰电掣,毫不犹豫,横扫千军,火眼金睛,季布一诺,金口玉言,金口玉音,金玉良言,锦囊妙计,惊心动魄,九鼎大吕,决一雌雄,决一胜负,决胜千里,…
形容说的话很空洞的成语
不切实际,不着边际,春华秋实,大发议论,高谈虚论,华而不实,金玉其表,空空洞洞,空话连篇,夸夸其谈,满纸空言,朴实无华,冗词赘句,实事求是,四平八稳,味同嚼蜡,言之无物,语近词冗,纸上谈兵,表里如一,高谈阔论
形容把别人说的话不当回事的成语
爱惜羽毛,敝帚自珍,不以为然,充耳不闻,刮目相看,家有敝帚,享之千金,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如雷灌耳,视如敝屣,熟视无睹,在所不惜,置之不理,置若罔闻,敝帚千金,置之度外
形容反驳别人的话的成语
拔刀相助,抱打不平,不以为意,不可辩驳,不慌不忙,不攻自拔,捶床捣枕,捶床拍枕,打抱不平,扶弱抑强,毫不在意,何患无辞,急急忙忙,见义勇为,见死不救,口若悬河,力排众议,理屈词穷,罗织罪名,欺软怕硬,欺贫重富,忍气吞声,入室操戈,泰然自若,…
形容圣人的话的成语
白驹过隙,不骄不躁,察察而明,超凡入圣,出类拔萃,打成一片,东方圣人,东来紫气,凡圣不二,凡夫俗子,非圣诬法,佛口圣心,伏地圣人,干城之将,各种各样,革凡成圣,革凡登圣,古圣先贤,过化存神,过而能改,华封三祝,怀才不遇,金口木舌,绝圣弃智,…
形容带讽刺的冷冰冰的话的成语大全
反唇相讥,风言风语,冷嘲热讽,冷言冷语,七嘴八舌,神出鬼没,指桑骂槐,不怀好意
形容自己说了多余的话的成语大全
不堪入耳,不言不语,谗言佞语,沉默寡言,出言吐语,多言多语,风言风语,风言影语,风言雾语,风言醋语,甘言美语,罕言寡语,好言好语,豪言壮语,黑言诳语,胡言乱语,胡言汉语,胡说八道,画蛇添足,话言话语,秽言污语,尖言冷语,尖言尖语,尖酸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