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恶务尽 [ chú è wù jìn ]
释义:恶:邪恶;务:必须。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出处:《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3、归邪转曜 [ guī xié zhuǎn yào ]
释义:曜:光明。改除邪恶归依正道。亦作“归邪反正”。
出处:清·林则徐《祭海神文》:“归邪转曜,不烦一矢之加;飞蛊全收,已倍万箱之贮。”
4、矫邪归正 [ jiǎo xié guī zhèng ]
释义: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出处:《晋书·吕光等载记论》:“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则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
5、去邪归正 [ qù xié guī zhèng ]
释义:指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6、邪不干正 [ xié bù gān zhèng ]
释义: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方正》:“臣闻邪不干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7、邪魔外祟 [ xié mó wai suì ]
释义:指邪恶的鬼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只是人自己疑心,所以招出一些邪魔外祟来缠扰。”
8、栉垢爬痒 [ zhì gòu pá yǎng ]
释义:去脏抓痒。比喻清除邪恶。
出处: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
9、弃恶从善 [ qì è cóng shàn ]
释义: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
出处: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愿意和韩劲合作,使吴迪弃恶从善。”
10、迁善黜恶 [ qiān shàn chù è ]
释义: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
11、迁善塞违 [ qiān shàn sāi wéi ]
释义:犹言向善而防堵邪恶。
出处:清·谭嗣同《刘淞芙跋》:“闻见既溥,法戒乃兴,迁善塞违,教治以懋。”
12、扶正黜邪 [ fú zhèng chù xié ]
释义:扶助正道,除去邪恶。
出处:汉·蔡邕《对诏问灾异》:“圣意勤勤,欲清流荡浊,扶正黜邪。”
13、河伯为患 [ hé bó wéi huàn ]
释义:指歪门邪恶的风气。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