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暗箭难防 [ àn jiàn nán fáng ]
释义:冷箭最难防范。比喻阴谋诡计难以预防。
出处: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2、不避斧钺 [ bù bì fǔ yuè ]
释义: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3、不辞劳苦 [ bù cí láo kǔ ]
释义: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出处: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4、不露锋芒 [ bù lù fēng máng ]
释义: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器,不露锋芒。”
5、避之若浼 [ bì zhī ruò měi ]
释义: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6、避世金马 [ bì shì jīn mǎ ]
释义: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7、避世金门 [ bì shì jīn mén ]
释义: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出处:见“避世金马”。
8、避世离俗 [ bì shì lí sú ]
释义:指逃避浊世,超脱凡俗。
出处:汉·王充《论衡·定贤》:“以清节自守,不降志辱身为贤乎?是则避世离俗,长沮、桀溺之类也。”
9、不辟斧钺 [ bù bì fǔ yuè ]
释义: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不敢避斧钺之诛。”
10、超然物外 [ chāo rán wù wài ]
释义: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出处: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11、遁入空门 [ dùn rù kōng mén ]
释义: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12、东躲西藏 [ dōng duǒ xī cáng ]
释义: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出处: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13、东藏西躲 [ dōng cáng xī duǒ ]
释义: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出处: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14、遁俗无闷 [ dùn sú wú mèn ]
释义: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同“遁世无闷”。
出处: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遁俗无闷,因时有待。”
15、遁世无闷 [ dùn shì wú mèn ]
释义: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出处:《易·乾》:“不成乎名,遁世无闷。”孔颖达疏:“谓逃遁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16、遁逸无闷 [ dùn yì wú mèn ]
释义: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同“遁世无闷”。
出处:南朝·梁·江淹《无为论》:“欲使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舒卷随取,进退自然,遁逸无闷,幽居永贞,亦何荣乎?”
17、躲躲闪闪 [ duǒ duǒ shǎn shǎn ]
释义: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闪闪,联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觉无穷丑态。”
18、风清月朗 [ fēng qīng yuè lǎng ]
释义:风凉爽,月明亮。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下》:“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
19、功成身退 [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
释义: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处:《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20、高飞远遁 [ gāo fēi yuǎn dùn ]
释义: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
21、高飞远集 [ gāo fēi yuǎn jí ]
释义: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
出处:语出战国·楚·屈原《九章·惜诵》:“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汉·东方朔《七谏·怨世》:“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22、高飞远走 [ gāo fēi yuǎn zǒu ]
释义:形容离开某地,逃避到远处去。
出处:《后汉书·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23、浑俗和光 [ hún sú hé guāng ]
释义: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
24、混俗和光 [ hùn sú hé guāng ]
释义:同于尘俗,不露锋芒。指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出处:明·无名氏《李云卿》第一折:“贫僧混俗和光,常于闹市之中,口发狂言,串拖二八金钱,每与孩童嬉戏游玩,人皆见而恶之。”
25、降志辱身 [ jiàng zhì rǔ shēn ]
释义: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指与世俗同流合污。
出处:《论语·微子》:“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
26、敬而远之 [ jìng ér yuǎn zhī ]
释义: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27、乐天知命 [ lè tiān zhī mìng ]
释义: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出处:《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28、临阵脱逃 [ lín zhèn tuō táo ]
释义:临到打仗时逃跑了。也比喻到了紧要关头退缩逃避。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 ,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29、乐天安命 [ lè tiān ān mìng ]
释义: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同“乐天知命”
出处:巴金《春》:“连她这个乐天安命的年轻姑娘现在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倒是觉新料想不到的。”
30、离世遁上 [ lí shì dùn shàng ]
释义: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出处:《韩非子·八说》:“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形容遇事躲避的成语(79个)
••阅读 1919
形容遇事躲避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说明人遇事冷静沉着的成语
临危不乱,稳如泰山,镇定自若,处变不惊
遇事要沉着冷静的成语
临危不乱,稳如泰山,镇定自若,处变不惊
形容遇事不慌张的成语有哪些
安闲自在,不以为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匆匆忙忙,垂绅正笏,从从容容,从容不迫,从容应对,从容自若,方寸不乱,纶巾羽扇,毫不在意,慌慌张张,灰飞烟灭,举棋若定,临危不惧,慢条斯理,面不改色,如无其事,若无其事,神意自若,神色不动,神色不惊,…
形容遇事不慌张的四字成语
安闲自在,不以为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匆匆忙忙,垂绅正笏,从从容容,从容不迫,从容应对,从容自若,方寸不乱,纶巾羽扇,毫不在意,慌慌张张,灰飞烟灭,举棋若定,面不改色,如无其事,若无其事,神意自若,神色不动,神色不惊,泰山之安,泰然处之,…
形容遇事不慌张四字成语
安闲自在,不以为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垂绅正笏,从容不迫,从容应对,从容自若,方寸不乱,纶巾羽扇,毫不在意,灰飞烟灭,举棋若定,临危不惧,慢条斯理,面不改色,如无其事,若无其事,神意自若,神色不动,神色不惊,泰山之安,泰然处之,行若无事,…
形容遇事不害怕的成语
昂首挺胸,出生入死,胆大包天,顶天立地,奋不顾身,奋勇当先,浑身是胆,慷慨就义,临危不惧,履险如夷,面不改色,能征惯战,排除万难,前仆后继,群威群胆,杀敌致果,视死如归,所向无前,铜头铁额,万夫不当,万死不辞,无所畏惧,降龙伏虎,骁勇善战,…
形容遇事沉稳的成语
秉节持重,不动声色,不慌不忙,沉厚寡言,沉沉稳稳,沉重寡言,沉重少言,从容不迫,从容应对,从容自若,敦默寡言,厚重少文,慌慌张张,老成炼达,老成持重,老成练达,老练通达,练达老成,临危不惧,面不改色,平平稳稳,轻举妄动,神意自若,四平八稳,…
形容人遇事冷静的成语有哪些
安之若素,按捺不住,杯弓蛇影,杯影蛇弓,不以为意,不动声色,不可动摇,不可终日,不慌不忙,不留余地,不知所措,不露声色,不露辞色,操之过急,诚惶诚恐,处之晏然,处之怡然,处之夷然,触目伤怀,垂绅正笏,从容不迫,从容指顾,从容自若,粗心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