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同身受 [ gǎn tóng shēn shòu ]
释义: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出处:《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
2、和而不唱 [ hé ér bù chàng ]
释义: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
出处:《庄子·德充符》:“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城。”
3、金玉良言 [ jīn yù liáng yán ]
释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4、所见略同 [ suǒ jiàn lüè tóng ]
释义: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
出处:明·唐顺之《与王芳湖中丞书》:“愚意方欲经营,而来叙适反,此岂古谓所见略同者乎!”
6、心悦诚服 [ xīn yuè chéng fú ]
释义: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7、英雄所见略同 [ yīng xióng suǒ jiàn lüè tóng ]
释义: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
9、正中下怀 [ zhèng zhòng xià huái ]
释义:正合自己的心意。
出处:《后汉书·刘玄传》:“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10、各种各样 [ gè zhǒng gè yàng ]
释义: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11、点头称善 [ diǎn tóu chēng shàn ]
释义:道:说;善:好。表示赞同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6回:“陈雚以下众人,都点头称善。”
12、杂然相许 [ zá rán xiāng xǔ ]
释义:杂然:纷纷地;许:赞同。纷纷地表示赞成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13、颠头耸脑 [ diān tóu sǒng nǎo ]
释义:颠:晃动。点头晃脑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饭店中客人,个个颠头耸脑,看他说他,胡猜乱语。”
14、颠头播脑 [ diān tóu bō nǎo ]
释义:颠:晃动;播:通“簸”,摇荡。点头晃脑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19回:“马上说同心,止不住颠头播脑。”
表示赞同别人说的成语智能推荐
- 顶针续麻 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的一种文字游戏。如:成语接龙等。
- 唯唯否否 唯唯:回答时表示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胆小怕事,一味顺从。
- 言不尽意 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 以耳代目 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 不恤人言 不管别人的议论。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 卧榻之侧,岂容酣睡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 丰干饶舌 丰干:唐代高僧,饶舌:多嘴,唠叨。丰干多嘴多舌。指不该说而说或不该管却管别人的事。比喻说的都是废话。
- 点头称是 道:说;是:对。表示赞同
- 点头称善 道:说;善:好。表示赞同
- 点头道是 道:说;是:对。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