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枕而卧 [ ān zhěn ér wò ]
释义: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出处:《史记·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2、不寒而栗 [ bù hán ér lì ]
释义: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3、不足为虑 [ bù zú wéi lǜ ]
释义:不值得忧虑担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卫臻传》:“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
4、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释义: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5、茶饭无心 [ chá fàn wú xīn ]
释义: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6、池鱼之虑 [ chí yú zhī lǜ ]
释义:指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出处:《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罗店镇志》:“讹传丁国恩率大兵会剿罗店,盖以吾镇贼曾踞巢穴,人人抱池鱼之虑,一时惊惶无措,各扶老携幼避匿四乡,半皆露宿。”
7、愁云惨淡 [ chóu yún cǎn dàn ]
释义: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畴咨之忧 [ chóu zī zhī yōu ]
释义:畴咨:访问、访求。指人才难求的忧虑。
出处:《尚书·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9、担惊受怕 [ dān jīng shòu pà ]
释义: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10、胆战心惊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释义: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11、担惊受恐 [ dān jīng shòu kǒng ]
释义: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12、吊胆提心 [ diào dǎn tí xīn ]
释义: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13、笃定泰山 [ dǔ dìng tài shān ]
释义: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那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笃定泰山。”
14、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5、扶老携幼 [ fú lǎo xié yòu ]
释义: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16、分心挂腹 [ fēn xīn guà fù ]
释义:形容十分挂念。
出处:《宋书·王僧达传》:“山川险阻,吉凶路塞……分心挂腹,实亦私苦。”
18、蜂迷蝶猜 [ fēng mí dié cāi ]
释义: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丞相教女》:“绛罗深护奇葩小,不许蜂迷蝶猜。”
19、挂肚牵肠 [ guà dù qiān cháng ]
释义:极言牵挂,挂念。
出处:《白雪遗音·岭儿调·从别后》:“从别后……心儿里挂肚牵肠,废寝忘食。”
20、寒泉之思 [ hán quán zhī sī ]
释义: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21、何患无辞 [ hé huàn wú cí ]
释义: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22、后顾之忧 [ hòu gù zhī yōu ]
释义: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出处:《魏书·李冲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
23、患得患失 [ huàn dé huàn shī ]
释义: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24、患难夫妻 [ huàn nàn fū qī ]
释义:患难:忧虑和灾难。指经受过困苦考验,能够同甘共苦的夫妻。
出处:唐·元稹《遣悲怀·二》:“情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25、惶惶不可终日 [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
释义: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出处:郭沫若《我怎样写和》:“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26、惶恐不安 [ huáng kǒng bù ān ]
释义: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27、火烧眉毛 [ huǒ shāo méi máo ]
释义: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诗曰:‘火烧眉毛。’”
28、积忧成疾 [ jī yōu chéng jí ]
释义:忧:忧虑。长久忧虑就会得病。
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逢吉裴度谏穆宗》:“崔发驱曳中人,诚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29、岌岌可危 [ jí jí kě wēi ]
释义: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出处:《孟子·万章下》:“天下殆哉,岌岌乎!”
30、急于星火 [ jí yú xīng huǒ ]
释义: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形容担忧消除的成语(144个)
••阅读 3455
形容担忧消除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消除顾虑的成语
暗弱无断,昂昂自若,便宜从事,侧目而视,迟疑不定,迟疑未决,迟疑不决,迟疑观望,迟疑顾望,踌躇不前,踌躇不决,从容自如,大模大样,胆小怕事,东走西顾,杜口裹足,多怀顾望,二桃杀三士,放心托胆,敢做敢为,顾后瞻前,顾彼忌此,顾虑重重,观望不前…
形容考试令人担忧的成语
池鱼之虑,儿行千里母担忧,分忧代劳,孤立无援,挂肠悬胆,患得患失,焦心劳思,孑然一身,揪心扒肝,漆女忧鲁,前途渺茫,牵肠挂肚,秋水伊人,司马牛之忧,忐忑不安,提心吊胆,替古人担忧,天各一方,通忧共患,望穿秋水,忧公如家,忧国忧民,忧民忧国,…
形容消除焦虑的成语
火烧眉毛,迫不及待,如坐针毡,十万火急,心急火燎,坐立不安,心急如焚,迫在眉睫
形容隐隐得担忧的成语
愁眉不展,愁肠百结,火烧眉毛,岌岌可危,急于星火,救火扬沸,盲人瞎马,千钧一发,十万火急,四面楚歌,忐忑不安,危在旦夕,燕巢幕上,一触即发,忧心忡忡,朝不保夕,朝不虑夕,心急如焚,危如累卵,迫在眉睫
形容焦虑担忧害怕的成语
大惊失色,怛然失色,担惊受怕,胆战心寒,胆裂魂飞,骨寒毛竖,骇人听闻,寒毛卓竖,汗不敢出,惶恐不安,惶惶不安,魂飞魄散,火烧眉毛,迫不及待,七上八下,如坐针毡,十万火急,忐忑不安,忐忑不定,心急火燎,心神不定,心神不安,坐立不安,胆战心惊,…
形容为以后担忧的成语
安枕而卧,不足为虑,擦拳磨掌,恻隐之心,茶饭无心,池鱼之虑,愁云惨淡,畴咨之忧,担惊受怕,担惊受恐,担惊忍怕,吊胆提心,笃定泰山,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英雄,翻来复去,翻肠搅肚,废寝忘食,费尽心思,分心挂腹,蜂识莺猜,蜂迷蝶猜,扶老携幼,割肚…
形容消除压力的成语
爱憎分明,不偏不倚,不可动摇,不屈不挠,不愧不怍,不敢旁骛,不遗余力,不避艰险,不顾一切,成人之美,成仁取义,持之以恒,冲锋陷阵,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从容就义,大义灭亲,大度豁达,打抱不平,吊民伐罪,断头将军,发奸擿伏,犯而不校,废寝忘食,…
很令人担忧的成语
提心吊胆,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