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昂然自得 [ áng rán zì dé ]
释义: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2、傲睨自若 [ ào nì zì ruò ]
释义: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简雍在城下唤门。(刘)璋令开门接入。雍坐在车中,傲睨自若。”
3、昂然自若 [ áng rán zì ruò ]
释义: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1回:“昂然自若,并不畏缩。”
4、兵在精而不在多 [ bīng zài jīng ér bù zài duō ]
释义: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出处:《五代史平话·周史》:“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
5、处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释义: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6、撮盐入水 [ cuō yán rù shuǐ ]
释义:①形容立刻消灭干净。②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张驴儿做怕科云]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7、大而化之 [ dà ér huà zhī ]
释义: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出处:《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
8、大模大样 [ dà mó dà yàng ]
释义: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三出:“又见他烈烈轰轰,呼呼喝喝,大模大样,前遮后拥,把那街上闲人尽打开。”
9、淡然处之 [ dàn rán chǔ zhī ]
释义:以冷淡的态度对待它,不拿它当回事。
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
10、淡然置之 [ dàn rán zhì zhī ]
释义: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出处:高阳《清宫外史》下册:“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11、当耳边风 [ dāng ěr biān fēng ]
释义: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出处:《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12、敬而远之 [ jìng ér yuǎn zhī ]
释义: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13、冷若冰霜 [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
释义: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14、旁若无人 [ páng ruò wú rén ]
释义: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15、气宇轩昂 [ qì yǔ xuān áng ]
释义: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到此人必来游说。”
16、若无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释义: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17、如泣草芥 [ rú qì cǎo jiè ]
释义:芥:小草。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出处:宋·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18、视而不见 [ shì ér bù jiàn ]
释义: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19、视若无睹 [ shì ruò wú dǔ ]
释义: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20、熟视无睹 [ shú shì wú dǔ ]
释义: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出处: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21、事不关己 [ shì bù guān jǐ ]
释义: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出处:《曹雪芹别传》:“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少发议论,事不关己,不必打听,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一直不甚了了。”
22、似有如无 [ sì yǒu rú wú ]
释义: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
出处:明·冯惟敏《涞邑初度自述》:“眼见的争名夺利眉儿先皱,耳听着受职为官胆儿便虚,俺子当似有如无。”
23、无所容心 [ wú suǒ róng xīn ]
释义:不在意,不留意。
出处:鲁迅《呐喊·兔和猫》:“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
24、心不在焉 [ xīn bù zài yān ]
释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25、袖手旁观 [ xiù shǒu páng guān ]
释义: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出处: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26、义形于色 [ yì xíng yú sè ]
释义: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27、褎如充耳 [ yòu rú chōng ěr ]
释义:褎:常带笑容。面带笑容,塞耳不闻。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28、置身事外 [ zhì shēn shì wài ]
释义: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29、置之不理 [ zhì zhī bù lǐ ]
释义: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六回:“各人听了,反不以为是,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
30、自高自大 [ zì gāo zì dà ]
释义: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形容很不在乎的成语(58个)
••阅读 3474
形容很不在乎的词语(4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不在乎他人的成语
昂然自若,傲睨自若,兵在精而不在多,宠辱不惊,撮盐入水,大大咧咧,大大落落,大而化之,满不在乎,气宇轩昂,随随便便,我行我素,放荡不羁,自高自大
她一点也不在乎用成语形容
毫不介意,毫不在乎,毫不关心,毫不在意,满不在乎,漫不经心,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视有如无,视而不见,食而不知其味,听而不闻,无动于衷,郑重其事,置若罔闻,心不在焉
形容不在乎的样子成语
安之若固,昂然自得,昂然自若,傲睨自若,兵在精而不在多,不以为意,不理不睬,不闻不问,充耳不闻,宠辱不惊,撮盐入水,大大咧咧,大大落落,大模大样,大而化之,淡然处之,淡然置之,当耳边风,毫不在意,冷若冰霜,麻木不仁,满不在乎,漫不经心,漠不…
形容对一个人不在乎的成语
安之若素,昂然自得,昂然自若,傲睨自若,兵在精而不在多,不以为意,不屈不挠,不问不闻,不闻不问,充耳不闻,宠辱不惊,撮盐入水,大大咧咧,大大落落,大模大样,大而化之,淡然处之,淡然置之,当耳边风,得过且过,发愤图强,刮目相看,毫不关心,毫不…
形容骄傲自大满不在乎的成语
傲上矜下,傲世轻物,傲睨自若,傲慢不逊,敖世轻物,鼻孔辽天,鼻孔撩天,鼻孔朝天,不肯一世,不自满假,称帝称王,称王称伯,得意忘形,独断专行,放在眼里,飞扬跋扈,奋矜伐德,富而无骄,高傲自大,高自期许,高自骄大,孤芳自赏,胡说八道,骄傲自大,…
形容非常不在乎的成语
昂然自得,昂然自若,傲睨自若,兵在精而不在多,不以为意,不动声色,不理不睬,不闻不问,充耳不闻,宠辱不惊,撮盐入水,大大咧咧,大大落落,大模大样,大而化之,淡然处之,毫不在意,冷若冰霜,麻木不仁,满不在乎,漫不经心,漠不关心,旁若无人,气宇…
形容走路挺神奇满不在乎的样子成语
卑躬屈膝,踌躇满志,大摇大摆,得意忘形,独断专行,飞扬跋扈,高视阔步,横行霸道,骄傲自大,骄傲自满,精神抖擞,狂妄自大,六韬三略,满不在乎,目中无人,目空一切,奴颜婢膝,神气活现,神气十足,盛气凌人,妄自菲薄,耀武扬威,一意孤行,一览无余,…
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的成语
傲世轻物,傲慢无礼,傲然挺立,傲睨一切,傲睨万物,傲睨一世,傲睨自若,傲慢少礼,傲慢不逊,傲雪凌霜,傲贤慢士,傲睨得志,傲霜斗雪,傲头傲脑,傲不可长,傲雪欺霜,傲然屹立,傲骨嶙嶙,不以为然,不可动摇,不屑一顾,不屈不挠,谄上傲下,长揖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