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可多得 [ bù kě duō dé ]
释义: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出处: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2、百世一人 [ bǎi shì yī rén ]
释义:指极难得的人才。
出处:宋·苏轼《祭司马君实文》:“百世一人,千载一时,惟时与人,鲜偶常奇。”
3、百里之才 [ bǎi lǐ zhī cái ]
释义: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后称才能平常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4、彬彬济济 [ bīn bīn jǐ jǐ ]
释义: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教育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
5、灿若繁星 [ càn ruò fán xīng ]
释义:灿:灿烂。繁:众多。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6、沧海遗珠 [ cāng hǎi yí zhū ]
释义: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出处:《新唐书·狄人杰传》:“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7、藏龙卧虎 [ cáng lóng wò hǔ ]
释义: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8、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释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9、打凤捞龙 [ dǎ fèng lāo lóng ]
释义: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出处: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10、大厦栋梁 [ dà shà dòng liáng ]
释义: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处:《晋书·和峤传》:“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而叹曰:‘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11、栋梁之材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释义: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12、斗南一人 [ dǒu nán yī rén ]
释义: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13、独一无二 [ dú yī wú èr ]
释义: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14、丰年玉荒年谷 [ 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 ]
释义:比喻有用的人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称恭为荒年谷。”
15、故家乔木 [ gù jiā qiáo mù ]
释义:①指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众。②喻指乡贤。
出处:《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不第二副。’”
16、后浪推前浪 [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 ]
释义:江水奔流,前后相继。比喻后面的事物推动前面的事物,象后浪推动前浪一样,不断前进。
出处:宋·文珦《过苕溪》诗:“祗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
17、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释义: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8、鸡鸣狗盗 [ jī míng gǒu dào ]
释义: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19、济济一堂 [ jǐ jǐ yī táng ]
释义: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书·大禹谟》:“济济有众。”
20、济世之才 [ jì shì zhī cái ]
释义:济世:拯救时世。能够拯救时世,治理国家的人才。
出处:唐·杜甫《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21、建功立业 [ jiàn gōng lì yè ]
释义: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成就大业。
出处:宋·苏轼《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22、九流宾客 [ jiǔ liú bīn kè ]
释义:先秦到汉初有法、名、墨、儒、道、阴阳、纵横、杂、农九种学术流派。指上中下各品的人才和各种人物。
出处:《梁书·萧子显传》:“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
23、景星凤皇 [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
释义: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出处: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24、景星凤凰 [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
释义: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同“景星凤皇”。
出处:《宣和书谱·隶书叙论》:“学者仰之,如景星凤凰,争先见之为快。”
25、料事如神 [ liào shì rú shén ]
释义: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祭足料事,可谓如神矣。”
26、鸾翔凤集 [ luán xiáng fèng jí ]
释义:比喻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
出处:晋·傅咸《申怀赋》:“穆穆清禁,济济群英。鸾翔凤集,羽仪上亲。”
27、龙翰凤雏 [ lóng hàn fèng chú ]
释义:比喻杰出的人才。
出处: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颜冉龙翰凤雏,曾史兰薰雪白。”
28、龙翰凤翼 [ lóng hàn fèng yì ]
释义:比喻杰出的人才。
出处:三国·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举而用之,不仁者远。”
29、南金东箭 [ nán jīn dōng jiàn ]
释义: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出处:《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30、盘龙卧虎 [ pán lóng wò hǔ ]
释义: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形容培养优秀人才的成语(80个)
••阅读 2170
形容培养优秀人才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培养孩子的成语
白首北面,百世之师,百年树人,病民蛊国,不堪造就,不耻下问,长久之计,传道受业,果行育德,俭以养德,俭以养廉,教无常师,口传心授,老师宿儒,老手宿儒,名师出高徒,能者为师,千里之足,青过于蓝,孺子可教,世世代代,十年生聚,师严道尊,师道尊严…
形容培养孩子性格的成语
聪明伶俐,胆小怕事,多愁善感,发愤图强,奋发向上,好吃懒做,浩然正气,豪放不羁,患得患失,活灵活现,见利忘义,见异思迁,快言快语,烂漫天真,老实巴交,两小无猜,伶牙利齿,慢条斯理,品学兼优,婆婆妈妈,普普通通,善解人意,少年老成,少言寡语,…
形容人才培养的成语
白首北面,百世之师,百年树人,不堪造就,不耻下问,长久之计,传道受业,果行育德,教无常师,口传心授,老师宿儒,老手宿儒,名师出高徒,能者为师,青过于蓝,求贤如渴,人才辈出,孺子可教,世世代代,十年生聚,师严道尊,师道尊严,授业解惑,桃李满天…
形容培养学生优秀的成语
白首北面,百世之师,百年树人,病民蛊国,不堪造就,不屈不挠,不耻下问,不骄不躁,才华横溢,才高八斗,长久之计,超群绝伦,诚心诚意,聪明伶俐,出类拔萃,传道受业,废寝忘食,奋发图强,奋发向上,凤毛麟角,果行育德,鹤立鸡群,俭以养德,俭以养廉,…
形容人才培养多的成语
百年树人,彬彬济济,不堪造就,藏龙卧虎,长久之计,果行育德,济济一堂,名师出高徒,人才济济,人才辈出,孺子可教,十年生聚,十步芳草,十步香草,四方辐辏,桃李满天下,文轨攸同,兴观群怨,朽木粪墙,熏陶成性,鸦巢生凤,钟灵毓秀,报仇雪耻,伯乐相…
形容公司培养的成语
白首北面,百世之师,百年树人,病民蛊国,不堪造就,不耻下问,长久之计,传道受业,大展宏图,翻天覆地,繁荣昌盛,飞黄腾踏,扶摇直上,扶摇而上,果行育德,俭以养德,俭以养廉,教无常师,节节胜利,口传心授,老师宿儒,老手宿儒,名师出高徒,能者为师…
形容培养人才长久之计的成语
白首北面,百世之师,百年树人,不堪造就,不耻下问,长久之计,传道受业,果行育德,教无常师,口传心授,老师宿儒,老手宿儒,名师出高徒,能者为师,青过于蓝,求贤如渴,人才辈出,孺子可教,世世代代,十年生聚,师严道尊,师道尊严,授业解惑,桃李满天…
形容人才培养计划的成语
白首北面,百世之师,百年树人,不堪造就,不耻下问,长久之计,传道受业,果行育德,教无常师,口传心授,老师宿儒,老手宿儒,名师出高徒,能者为师,青过于蓝,求贤如渴,人才辈出,孺子可教,世世代代,十年生聚,师严道尊,师道尊严,授业解惑,桃李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