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憎分明 [ ài zēng fēn míng ]
释义: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出处: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2、残渣余孽 [ cán zhā yú niè ]
释义:比喻残存的坏人或没有消灭干净的恶势力。
出处:《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6、扶正祛邪 [ fú zhèng qū xié ]
释义:祛:去除。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出处:傅维康《医药史话·张仲景》:“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
7、归邪转曜 [ guī xié zhuǎn yào ]
释义:曜:光明。改除邪恶归依正道。亦作“归邪反正”。
出处:清·林则徐《祭海神文》:“归邪转曜,不烦一矢之加;飞蛊全收,已倍万箱之贮。”
8、举直措枉 [ jǔ zhí cuò wǎng ]
释义: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出处:《论语·为政》:“举枉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9、举直错枉 [ jǔ zhí cuò wǎng ]
释义: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出处:《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
10、去邪归正 [ qù xié guī zhèng ]
释义:指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11、劝善黜恶 [ quàn shàn chù è ]
释义:惩罚坏人,奖励好人。同“劝善惩恶”。
出处:《魏书·肃宗纪》:“劝善黜恶,经国茂典。”
12、仁义之兵 [ rén yì zhī bīng ]
释义: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13、仁义之师 [ rén yì zhī shī ]
释义: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14、肆无忌惮 [ sì wú jì dàn ]
释义: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出处:《礼记·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15、歪风邪气 [ wāi fēng xié qì ]
释义:歪、邪:不正当,不正派。指不良的作风和风气。
出处:柳青《狠透铁》:“只有王以信装得镇静,面不改色,还对高书记说:早应当整整社员里头的歪风邪气了。”
16、歪门邪道 [ wāi mén xié dào ]
释义: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三章:“真没想到,他们竟会想出这样一个歪门邪道。”
17、为非作歹 [ wéi fēi zuò dǎi ]
释义:做种种坏事。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
18、罪大恶极 [ zuì dà è jí ]
释义:罪恶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矧如(秦)桧者,密奉虏谋,胁君误国,罪大恶极 ,岂可赦乎。”
19、弃恶从善 [ qì è cóng shàn ]
释义: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
出处: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愿意和韩劲合作,使吴迪弃恶从善。”
20、迁善黜恶 [ qiān shàn chù è ]
释义: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
21、迁善去恶 [ qiān shàn qù è ]
释义: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同“迁善黜恶”。
出处:清·冯桂芬《序》:“《易》、《诗》、《书》、《礼》著其理,《春秋传》兼言征验,而四子书教人迁善去恶之道大备。”
22、迁善塞违 [ qiān shàn sāi wéi ]
释义:犹言向善而防堵邪恶。
出处:清·谭嗣同《刘淞芙跋》:“闻见既溥,法戒乃兴,迁善塞违,教治以懋。”
23、盗憎主人 [ dào zēng zhǔ rén ]
释义: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出处:《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24、扶正黜邪 [ fú zhèng chù xié ]
释义:扶助正道,除去邪恶。
出处:汉·蔡邕《对诏问灾异》:“圣意勤勤,欲清流荡浊,扶正黜邪。”
25、刚肠嫉恶 [ gāng cháng jí è ]
释义:刚肠:性情刚直;嫉:憎恨。性情刚直,憎恨邪恶。
出处: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方,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26、河伯为患 [ hé bó wéi huàn ]
释义:指歪门邪恶的风气。
27、举直厝枉 [ jǔ zhí cuò wǎng ]
释义:举:选拔;直:笔直,正直的人;枉:弯曲,邪恶的人。选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28、疾恶好善 [ jí è hào shàn ]
释义:痛恨邪恶,喜悦善良。形容爱憎分明。
出处: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新唐书·王珪传》
29、怀恶不悛 [ huái è bù quān ]
释义:悛:悔改。心藏奸恶,不思悔改
出处:《周书·武帝纪》:“而彼怀恶不悛,寻事侵轶,背言负信,窃邑藏奸。”
30、舍正从邪 [ shě zhèng cóng xié ]
释义:舍:放弃;邪:不正当,不正派。舍弃正当的事不做,而去干邪恶的勾当
出处:汉·仲长统《昌言》:“乃舍正从邪、背道而驰奸,彼独能介然不为,故见贵也。”
关于人心邪恶的词语(3个)
- 扶善遏过扶:帮助;遏:阻止,抑制。支持善良正确的,抑制邪恶过错的。
- 礼禁未然旧时指以礼教化人民,防范邪恶的事情发生。
- 赏善罚淫赏:奖赏;善:善良的;罚:处罚;淫:邪恶。奖赏好人,惩罚坏人。也形容做善事有好报,做坏事有恶报。
关于人心邪恶的成语智能推荐
- 沁人心肺 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同“沁人心脾”。
- 沁人心腑 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同“沁人心脾”。
- 人心不古 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 人心归向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人心所向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人心惟危 惟:是;危:险恶。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
- 人心莫测 犹人心难测。指人的内心难以探测。
- 世道人心 社会的风气,人们的思想。
- 矢力同心 齐心合力
- 千金买骨 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比喻求贤若渴,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